2023年7月29日
恒指過去一周表現不錯,道指則持續尋頂,但個股高處不勝寒,科技股輪流玩「忽然急跌」,有些股票在高位上上落落一個月左右,有些原本以為會「腳軟」的卻突然爆升,例如Google母公司Alphabet盈利少少增長就單日抽高,這些是有人散貨惟升勢未失的常見現象。
美股趨「神經質」
現在美股可以說是極複雜兼危險,形象化來講是相當「神經質」,人工智能(AI)失去理性地看好前景,但識計數的人都會知道當下推出來的服務,對大型股票的盈利影響相當有限。微軟在Alphabet大漲當日急跌,我看到的是GPT的狂熱開始冷卻,用慣了的搜尋器很難話變就變,所以短線必然會有盈利跟不上的情況,這半年微軟股價能夠升到目前價位,算是超出筆者想像。
熱潮冷卻一下是好事,短線AI已炒過龍,個別股份市盈率300倍已經是「賭」未來的價位。筆者老套,標籤所有過百倍市盈率的股票只宜投機但不值得投資,就如植物生長需要持續補給水份,要定期不多不少的淋水才不會浸死或枯萎。一個行業要「長玩」就要資金穩定,否則有錢請完一堆人又炒晒,聰明的也會跳船轉行。資金慢慢入,盈利穩定上,熱潮才可以長炒長有,特別是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AI研發及運作硬件。
道指現水平隨時回調10%,假若成真,恒指下試18000點左右的低位也不出奇,可是現在沒有明確因素導致大跌,道指仍是一浪高於一浪,所以暫時部署上不會想像下跌到低於上述支持位。筆者止賺了部分長線布局,短線持倉繼續每數天輪流買入及沽出,兩個周期分開處理來平衡風險與回報,缺點是要晚晚睇一睇市及多做買賣。
假設今次可以潑一潑冷水,讓那班過於瘋狂注資或研究「神AI」的人慢下來,重新想想為何要一個比GPT-4還要厲害的AI?為何要刺激法規去禁制行業?或許能讓這個熱潮少了一個突然死亡(例如政府立例停止所有AI發展)的風險。筆者雖然是半個行內人,也不希望行業「鑽得過深」,發明一個神AI去幫助解決醫療或勞動力問題,但有0.1%可能會消滅全人類,就算機率極微,我們也不應做一些效率低又高風險的事,因為這是本末倒置,而那些風險遠大過回報的AI,例如聲音複製(其實沒有AI也可以複製),已經是騙徒的新工具,應該即時立例規管。
單靠噱頭難長玩
最近也有學者發現ChatGPT的表現轉差,表面上是說加強了控制以防出現極端反應,但陰謀論角度看,他們是否覺得現在公開的GPT-4已經過分厲害,作為吸金的噱頭已足夠,是時候收斂一下以防行業過度競爭開發錯誤。
應用現有技術助人進步,提升學習效能,改良一下錯誤的教育制度,幫想進步但沒有錢交每年數十萬元學費的學生,這才是能夠提升社會長線進步的好方法。能在現實使用又賺到錢的才是好生意機會,有噱頭但賺不了錢的只可玩半年一年。現在的交流型AI有很多發展空間,但短線來說,計及投入成本絕對不是門好生意,只會考驗投資界對極高估值的容忍性。再過5年,當運算成本下降後就是新時代的開始,加上美國政府開始認真留意相關監管,一些玩過火的AI隨時會下架,大家選股要相當小心,未入場又有耐性的人或許遲一兩個月才有機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股穿頭破腳 港股一「放」即彈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