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A股和港股突然大升,主要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釋出對經濟及資本市場的利好訊號,連人民幣都大幅反彈,明顯是資金重新回流中國,期望政策上有實質轉向,由監管轉為刺激,各行各業均會受惠。
如果從內容來講,今次用語是非常少見,例如「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不是經常出現,「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等都具有類似意思。投資者要思考的是什麼時候出手,因為從定義到具體條文的出現,會有時間差,這個時間差怎樣反映就視乎會預期有什麼政策,從值博率角度出發,目前估值夠低,有政策驚喜,是非常不錯的局面,筆者認為,長線入市的機會已經出現。
短期而言,由於股市升幅大,亦未有具體措施出台,可能會有獲利回吐的壓力。另有一個風險,就是最後推出的政策不如預期,但目前股市估值太低殘,大幅下行機會實在有限,反正最多跌到18000點,何不把長線資金搬到港股?
筆者尚有一個看好的原因,就是房地產市場轉向,政策由「房住不炒」,改為「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強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居住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些動作都有利於化解房企目前面對的困境,包括資金鏈緊張、債務爆破,同時地方政府難以通過賣地融資,構成財政負擔,所以已經從房地產債務危機,變成城投債務危機,會否再蔓延下去就視乎市場能否穩定。如今開始正視問題,有助於盡快處理。
至於華爾街股市,美國加息周期就快完結,市場其實已經反映了這個因素,所以最近兩三個月遠遠跑贏其他市場,只是炒利率見頂已經到達極限,利好消息盡出,美股即使持續上升,但是幅度已不大,整體溫和向好,以往單靠炒起一兩個行業板塊,推高指數的情況不再出現。這種市況其實比較健康,因為人工智能概念大幅上漲短期之內難以重現,從來都是由基本因素推動,大範圍上揚會比較持久。
由於現時宏觀經濟好轉,其實是適合的入市時間,美股基礎比較穩定,但缺點是漲幅過大,後續升勢可能會放慢;港股基本因素未夠穩固,優點是爆發力強,純粹視乎投資者的風險取向。筆者尤其看好消費類股份,因最近半年儲蓄率上升,嚴重影響零售,如果經濟向好,該板塊一定受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龍工經營改善 息率吸引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