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2日

辛思維 冷熱財庫

環球增長乏動力 股市短期續浮沉

自從今年初新冠疫情退卻,市場一直期待出現報復式消費和經濟強勢反彈,但經過大半年後,以上情景似乎仍未實現。內地經濟復甦速度緩慢,美國衰退危機仍未消減,環球經濟缺乏動力,令市場信心不斷被磨滅,官方有必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為市場注入新動力。

民間消費力不繼

過去十多年來,美國持續量化寬鬆,環球經濟均受到帶動。美國消費者靠着「先使未來錢」,令消費市場保持暢旺。而內地及香港市場則透過推升樓市,帶來財富效應,同樣對消費市場利好。

便宜的資金令市場「水浸」,一些初創企業可以輕易取得資金,創富神話經常出現。所以,與上一代實業家一步一腳印的情況不同,於過去十多年間,不少企業單靠概念便吸引大批投資者,在資金追捧下走向上市之路,可是其後發展往往未如人意,股民蒙受損失。

隨着美國貨幣政策轉向,聯儲局去年多次大幅加息後,便宜資金不復存在。結果是處於虛高狀態的內地及香港樓市均告回落,初創企業融資難度增加,過往最有錢的科網企業亦要裁員。

本來,投資者仍在憧憬疫情過後消費市場可迎來強勁復甦,股市樓市卻表現不濟,富人及中產變相資產收縮,消費意願難免受到打擊;加上國際油價雖然由高位回落,但仍處於近年的偏高水平,對環球旅遊市場的復甦構成障礙。

過往媒體經常報道不少內地富人來港購買名牌,但最近一段時間,內地網媒熱議港人北上消費,令部分瀕臨倒閉的內地店舖起死回生。

內地人來港買奢侈品,某程度屬於消費升級,百姓收入提升後,追求更高質量的名牌產品。至於港人北上消費,一方面是過去幾年未能通關,消費者對內地市場較為掛念;另方面則因為內地產品及服務更實惠,在收入未見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選擇更便宜的產品。

AI科企未成熟

環球貨幣緊縮令各行各業面對「缺水」問題;沒有資金的推動,不少產品的研發亦面對阻礙。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突顯,或需要官方再加大力度,出台更多扶助政策。

內地最近便針對不同行業推出利好政策,包括推動民營企業發展等,不過市場反應平平。這類政策所帶來的利好,似乎仍不能與「放水」相提並論。

不論是官方或是投資市場,近期最關注的仍是以人工智能為首的科技類行業。不過,這類企業尚不足以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短期內未能解決環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因此相信股市將繼續浮沉,真正的升勢暫時未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