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
從咖啡豆到人造衞星,從俄羅斯天然氣到莫桑比克煤礦,經營範圍極為廣泛的三井物產,雖然不斷多樣化利潤來源,但集團內生最大金蛋的幾隻雞,依然來自鐵礦石與天然氣等資源相關部門,外界亦一直習慣稱之為「資源商社」。每次商品市場遇上冷鋒,三井物產股價亦多數面對懲罰性的拋售壓力。不難理解,為何現任與前兩任社長3位都致力轉型。
三井物產減依賴資源主業
大前任社長飯島彰己2009年上場時,金屬及能源佔集團八成利潤。其後商品市場進入低潮,飯島開始謀劃轉型,更聘請顧問重新設計集團品牌形象。2015年已經榮升會長的飯島,直截了當地形容「三井物產不是一間資源公司」,並希望集團能夠環繞7個主要領域擴展,來個大變身。
通過貿易、經營管理及項目開發,把生意愈做愈大,這就是三井物產對自家商社模式的闡析。飯島希望利用此模式的特點,即是結合不同事業單位的行業知識及集團的全球網絡,加上銷售、物流、財務、數碼科技以及風控等各方面的支援,因應新趨勢,開創新業務,累積實戰經驗,掌握各類新技術,「從大量不同生意中找到協同效應」,並持續建立可以創造巨大利潤的新部門,確保集團能夠適應時代的變遷。
然而,培育出棟樑級新事業,對任何企業來說難度都非常高。科研力量強如Alphabet,搞了多年的新事業,例如自動駕駛公司Waymo與生物科技公司Verily,距離賺大錢還有十萬八千里。而且,主營業務愈成功,建立可媲美的新業務愈難。正因搜尋廣告生意太成功,到目前為止,Alphabet大部分利潤仍舊來自旗下的谷歌。靠資源業務賺大錢的三井物產面對同樣挑戰,飯島任內未能完工,接棒的安永竜夫繼續,再到兩年前上場的現任社長堀健一,轉型大業仍在推進中。
積極投資醫療核能新公司
轉型大方向,包括醫療、機器、基建、化學製品以至新能源等多個方面。以健康與醫療事業為例,2011年,在飯島領導下,三井物產入股醫療集團IHH,踏出重要一步。其後的社長安永遇上資源泡沫爆破,更加決心減少依賴價格波幅巨大的商品,進一步增持IHH。現任社長堀健一今年被問到最期待的成長點時,亦一再強調提升「well being」相關事業的決心,例如加強遠程醫療及醫療數據分析等業務。今年2月,三井物產宣布參與數碼醫療初創Koios Medical B輪集資。Koios目前正開發人工智能醫療軟件,作為診斷輔助工具。集團期望透過此項目,探索如何利用科技及數據,解決人口老化、醫療成本高昂、醫療人員短缺等問題。
堀社長的新事業部署遠不止於醫療。5月中,三井物產投資日本核聚變初創Kyoto Fusioneering。投資這間年僅4歲大的核能公司,自然希望為清潔能源與零碳大時代做好準備。年內新投資還有其他新能源、電池技術、網絡安全,零售數碼科技等,可謂五花八門。
至今轉型成果如何?進展值得肯定,但離開擺脫對資源業務的依賴,路途仍遠。曾經貢獻八九成利潤的資源事業,在經濟低潮中,佔比一度跌至大概六成;最近結束的一個財政年度,三井物產利潤再刷新紀錄,金屬與石化能源合計大概佔六成半,非資源事業貢獻則穩定在大概三成半水平。儘管利潤仍舊靠傳統老業務,但新事業已有相當影響力。
從另一個角度想,老事業發揮得好,等於集團仍舊有幾棵搖錢大樹,讓三井物產有餘裕播更多新事業種子,有更多時間等待種子長成大樹,亦有更多本錢「交學費」,為伴隨大量新嘗試而來的失敗個案埋單。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國數據仍弱 寄望政策刺激 |
上一篇: | 純技術的美滙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