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
內地汽車市道下半年料可加速發展,從事汽車電子及安全系統的均勝電子(600699.SH)業務谷底回升,有機會跑贏大市。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場均有研發及生產中心,產品研發能力強,海內外客戶資源豐富,公司海外市場佔總營業額達76%,可受惠人民幣貶值。
均勝的第一大業務板塊為汽車安全系統,去年營收34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6.5%,該部門全球擁有超過80家整車廠客戶,在汽車安全市場連續三年躋身全球前兩大,公司在安全氣囊、火藥、氣體發射器及新型材料等領域有深厚技術能力,競爭壁壘突出。今年首季該板塊營收91.7億元,升10.3%。2021年及去年上半年該部門業務曾因疫情大爆發使芯片短缺及運輸成本急漲,加上俄烏戰爭及資產減值,曾出現巨大虧損,隨着這些負面因素過去,業務開始重返正常狀態。
該公司另一主業汽車電子處於高速增長期,去年營收151億元,上揚19%,撇除滙兌因素,增長24%,國內市場升幅達48%。今年首季營收40.6億元,增長18.5%。此業務包括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車800V高壓低損快充產品。
夥華為發展汽車智能座艙
公司在年報中指出,新一代智能座艙控制器、集成式中控大屏等多模態智能人機交互產品持續進入放量及量產階段,特別是中國市場。均勝早於2021年與華為合作發展智能座艙,為華為與合作車廠的相關車型提供智能座艙產品,即是由華為提供解決方案及軟件操作系統平台,而均勝則提供座艙的軟硬件及系統集成,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此外,雙方並合作發展智慧出行的HiCar平台,提供整體產品解決方案,共同拓展市場,目前搭載合作產品的量產車型正在研發中。
隨着新能源汽車業快速發展,公司的400V/800V高壓快充平台產品加速普及,去年新能源管理系統業務營收23億元,多11%,撇除滙兌因素後上升19%。今年4月,均勝曾公布獲一知名車企全球訂單,供應高壓快充平台的功率電子類產品,金額達130億元。電池充電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快充市場潛力應該相當廣闊。
另外,均勝亦積極投入開發智能駕駛系統產品,開展從L0至L4級別的研發,加快發展新一代高算力智能駕域控制器產品,部分項目已完成日A樣開發及驗證測試,為取得客戶量產項目踏出重要一步。這部分業務有前景,但尚未有顯著貢獻。
該公司2022年的年報披露,期內新獲全生命周期訂單合計763億元,按年增長45%,其中汽車安全業務新訂單481億元,汽車電子業務282億元,當中智能座艙及網聯系統佔189億元,新能源管理系統佔93億元。目前手頭訂單充裕,未來一兩年業務前景較清晰。
據券商綜合預測,2023年至2025年,均勝每股盈利增長分別為1.2倍、46%及31%,預測市盈率為28.22倍、19.3倍及14.8倍,今年盈利在低基數下恢復快速反彈,長期估值亦較為吸引。不過,從技術走勢分析,50周移動平均線回升,反映業務走出近兩年的谷底,值得在低位吸納,短期支持可留意20天線。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
上一篇: | 跟炒政策消息 稀土藥企成新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