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2日
昨天是端午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表現續弱,滬深指數分別下跌1.31%及2.18%。若以交易日計,內地股市只有本周四及周五休市,但近期外圍充滿變數,資金持貨過節意願不高。此前表現強勢的科技股出現較大獲利回吐,銀行及公用股成為資金避難所。節後升勢能否重現,仍要視乎假期時的數據而定。
滬指昨天收報3197點,跌42點。官方接連宣布多重利好消息後,指數一度反彈,兩市成交金額亦增加,但經過近3個交易日的回吐後,指數再次打回原形,暫時仍未成功走出5月底以來的橫行區間。
事實上,人民銀行近期雖然先後下調了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但只有0.1厘,對內地經濟刺激有限。
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訪華亦沒有緩解中美兩國的緊張關係,同時美國經濟衰退的危機依然存在。
主力資金續現巨額淨流出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俄烏衝突遲遲未解決,基於不明朗因素甚多,因此投資者的擔憂未全面解除,資金入市態度自然保持審慎。
所以在最近一段時間,指數雖然看似回升,兩市總成交金額增至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但筆者多次提到,主力資金持續出現巨額淨流出,值得警惕。
此前指數在低位時,主力資金已趁低買入不少優質股份,及至近期政策利好登場,散戶興奮入市。主力資金又趁高位把持貨派予散戶。沒有主力撐場,指數升勢較難持續,故此經過連日回吐,滬指又回到5月底時的低位。
科企率先捱沽 內銀受捧
近期大市的炒作焦點主要集中在科技股身上,尤其是人工智能(AI)概念,憧憬十足,炒作一直未停。各類分析報告均對此行業予以高度評價,但現實問題是,目前內地大部分企業尚未在此領域賺到錢。
目前市場上聲稱涉及AI業務的公司不少,但到底誰能真正跑出,依然存在較大的未知數。投資者不介意跟勢炒作,但長線持有的信心仍不足,所以經過短暫的消息瘋炒後,大市一冷靜下來,此類股份往往率先捱沽。
Choice統計顯示,昨天互聯網服務、軟件開發、文化傳媒及半導體板塊均出現逾50億元的巨額主力淨流出,這些板塊中便包含多隻AI概念股,其中昆侖萬維(300418.SZ)及三六零(601360.SH)被最多主力資金拋售,主力淨流出額分別達16.5億及15.98億元。
後市發展存在較大變數,但在內地銀根保持寬鬆的情況下,銀行股預期業務可以保持穩定。銀行板塊昨天得到最多主力資金流入,主力淨流入額達5.64億元,其中工商銀行(601398.SH)主力淨流入額達1.81億元,逆市彈0.4%。
未來一段時間,預期內地仍會公布各類利好政策,但針對個別行業的政策,在市場激發的水花往往有限。若非人行大「放水」,指數要再次出現一波強勁的升勢恐怕仍有難度。
端午小長假有望帶動內需
此前的五一假期,內地出行人數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今次端午小長假,相信可以迎來另一波消費熱潮,或有望推動節後內需股走勢。
「汽車下鄉」已在近日推出,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正在不斷細化。家電相關政策有望在節後公布,值得期待。
市場隱憂與憧憬並存,暫時不必太悲觀,一切只待假期後再打算。A股假期休市,本欄周五暫停,下周一再與讀者見面。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科士達食正數字經濟 值得吸納 |
上一篇: | 「日特估」愈燒愈旺 談股神效應以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