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
美國企業最近幾季的盈利表現雖然令人意外,但是在過去幾個月裏,當地對今年的盈利增長預測拾級而下。部分分析師在年初時預期,今年每股盈利增長將達到4.7%,如今卻下調至0.9%。
以能源及物料板塊為例,由於基數較高,而且商品價格下跌,今年每股盈利增長或錄得雙位數跌幅,但是這些板塊在MSCI美國指數的權重較小,對美股整體的影響有限。
不良貸款或累銀行業
至於合共佔指數43%的金融與資訊科技等行業,預期每股盈利將分別倒退0.9%及0.4%。在利率高企下,銀行淨息差收入強勁,盈利表現至今相對理想,然而,外界憂慮銀行業受壓,加上商業房地產存在風險,或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因而會拖累銀行業全年的盈利。
受惠於市場對人工智能的憧憬,以及本身強韌的盈利表現,科技股首季盈利亦超乎預期,但全球汽車業及工業未來對半導體的需求可能減弱,半導體的盈利增長預測已被相應下調。反觀軟件股在營運利潤改善下,其盈利則有望提升。
此外,我們預期非必需消費及通訊服務等行業的盈利將在今年錄得兩位數的正增長。即使非必需消費的每股盈利預測增長正在下修,但全年仍將增長19.7%。由於零售及消費服務佔非必需消費指數的72%,消費市道持續強勁,加上消費支出由產品轉向服務,將有助支持行業今年的盈利表現。
展望未來,我們預期盈利預測或持續放緩,隨着整體通脹改善,經濟衰退的憂慮將成為利淡盈利表現的主因,意味企業利潤率及收入都會受壓。我們看好優質及防守性板塊,健康護理及必需消費行業一般能提供穩定盈利;科技及通訊服務則有不少優質大型股,能夠在經濟低迷時保持穩定表現。
歐洲盈利增長預測穩步升
歐洲股市則受惠於天然氣價格回落,以及中國重啟經濟活動的樂觀情緒,帶動區內經濟改善,因此,歐洲企業今年首季的盈利表現令人喜出望外,MSCI歐洲(英國除外)指數中有97%企業的營運利潤率高於10年平均。
雖然核心通脹高企或對利潤率構成壓力,但是良好的經濟環境有利於歐洲企業盈利。對比美國股市今年盈利增長被調低,歐洲的盈利增長預測則穩步上升,MSCI歐洲(英國除外)指數今明兩年的每股盈利增長預測為分別為6%及8%。
亞洲企業的情況則相對複雜,主要受台灣及南韓兩地拖累,儘管兩地今年的盈利增長預測分別為-40%及-26%,但年初至今的表現仍然強勁。至於MSCI中國指數今年以來則錄得負回報。不過,外界對離岸股市的盈利增長預期卻相對樂觀。今明兩年增長預測分別為12.6%及14.8%,但由於消費市道能否持續反彈存疑,所以我們留意到盈利預測亦正在下調。
金融板塊盈利增長有望受惠於國企改革,樓市投資氣氛低迷,繼續為工業、房地產及物料等行業帶來負面影響,或拖累建築材料及電器的需求。
儘管中國企業的盈利預測仍然高企,可是我們認為除非中國市場的信心出現顯著的正面轉變,或者當局公布樂觀的政策指引,否則企業盈利增長預測仍有下降空間。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央行幣策分歧大 金市陷拉鋸 |
上一篇: | 海底撈有序擴展中線目標2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