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7日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去年12月低見156.37,及至上周反彈近6.7%,雖然近來氣氛已比去年底改善,但很多人仍相當悲觀,特別是看到二手成交跌至近年新低,並擔心美國聯儲局7月份再加息,其他利淡因素包括人才流失、移民潮持續、供應增加、經濟不穩、外資流走等等更不在話下,因此不少評論依然維持樓市將繼續下行,甚至爆煲大瀉的預測,今次我們就思考一下樓市爆煲的條件。
儲局縱加息 港未必跟隨
筆者依然認為影響本港樓市最重要的因素是息口走勢,而利率走向有部分是受到美國左右,如果美國通脹再度失控,聯儲局把利率大幅調升至十厘以上,本港樓市無可避免會爆煲,但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會有多大?本欄上周已列出美國通脹有較明顯回落的原因,在此不再重複。
簡單來說,就現時掌握的數據,聯儲局頂多只會再加息一兩次,合共約半厘,之後會採取邊走邊看的態度,再加息的空間不大,至於減息就一定沒有那麼快。退後一步想,就算美息加多兩厘,到底香港會否完全跟隨加幅?答案是機會頗微,因為在本港資金依然充裕,雖說外資流走,但仍有中資湧入,而且金管局之前發行大量票據吸收了市場資金,若果釋出,便可以紓緩港息上升壓力。
再退多一步想,就算香港要繼續加息,相信仍有一些招數可以應對,例如將進一步降低壓力測試要求(調整至假設息率上升一厘),又或者延長按揭供款年期,由最多30年增至40年。
回頭講講爆煲指標,筆者觀察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A類物業租金回報率,對比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息差,若後者高於前者兩厘,意味收租回報遠遠低於無風險利率,現時後者高於前者約一厘,未達危險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租金隨着通關已逐步喘穩,同時,即使美國早前連番加息,國債孳息續大致保持平穩,因此租金回報率減國債孳息的息差可能重新轉為正數。此外,現時買入物業要「鎖三年」以及持有多於一間物業的業主要再買入需繳額外稅項等政策,都有助於避免雪崩式的供應湧現,對樓市起到穩定作用。
美大型科企極度超賣
美股市況方面,截至6月14日收市一周,12大行業除能源及公用事業ETF外全線上揚,當中以科技及必需性消費品ETF表現較佳,升幅達5.5%及4.8%;20大行業指數各有起跌,當中以半導體指數漲得最勁,達7.6%;各類型因子ETF全線向上,升幅介乎1.3%至3.9%;市寬變化不大,紐約交易所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64.8%及58.0%;標普500指數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漲至62.4%及60.0%。由於美國股市,特別是大型科技股已相當超賣,因此需要整固一段時間,先以20天線作為標指調整目標。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汽車再下鄉 勿過度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