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
港股正處低迷日子,近月表現明顯落後其他主要股市,無論歐美日均於高位上落,交投保持活躍,相對地港股已有一段日子成交額在1000億元之下,低位亦未見投資者有太大的吸納意欲,頗大程度受不利資金流影響。市場歸咎中美關係無改善,最近美國經濟數據如通脹持續偏強,收水預料持續,6月份進一步加息機率提升至逾六成,港美息差擴闊下,本港同業拆息高企,套息交易活躍,而人民幣滙價跌穿七算,反映內地最新經濟及企業盈利復甦放緩,令本地投資者與外資入市興趣大減,短期或因美國債務上限達成協議而反彈,但直接利好中港股市的消息,遠不及困擾大市的利淡因素。目前港股市盈率較合理,有一定支持,惟上半年有反彈難上升,至少要有1000點水位才值博,如恒指見18000點水平便是吸納短炒時機。
「六絕」升多跌少啟示
目前好友期待內地有穩定人民幣滙價措施及扶持行業政策,提升國企紅籌管治質素及盈利水平;反之,淡友藉資金流不利因素攻陷18600點,早前上升浪告一段落,乾升乾跌有利炒上落圖利。
「五窮」將盡,近10年恒指在5月份表現較差,今年也不例外。6月份又會否出現大跌及震盪,過去10年6月份數據不算太差,平均微升0.02%,近4年有3年上漲,包括2019年抽高6.1%及2020年進賬6.38%,去年6月也上揚2.08%。有趣的是,2019年和2020年5月份大跌後,跟着的6月份有可觀升幅;2012年5月急挫11.68%,6月卻反彈4.36%。過去10年的6月份有6年升市,只有4年下跌。這是否代表今年5月份回落反有利下月表現呢?當然統計數據只能參考不能盡信,特別是目前投資市場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交投相對疏落下較易受短線敏感因素左右而波動。筆者早前已指出,市況適宜短炒,整個第二季可以逆向思維低揸高沽,近日持續低迷,稍後有望出現技術性反彈,可乘機圖利。
恒指上周走勢轉弱,一舉跌穿包括「牛熊分界」的250天平均線,昨天見今年新低18517點,無疑從黃金比率回吐50%計算,恒指算在18649點爭持,上周淡友殺清在18800點附近的好倉後,會否因補倉而出現反彈,還看從早前約20300點水平回落約1700點後,是否有足夠水位挾好倉,否則大市再下試回落黃金比率61.8%約17700點才會回升。倘如此,代表去年11月起動的升浪告一段落,全年將在14597至22700點炒上落。
目前恒指大部分技術指標轉弱,超賣情況嚴重,容易帶來反彈,惟將受制早前於19500至19800點的橫行區,從去年10月底大市拋離所有移動平均線大幅反撲,相反目前距離主要平均線僅1000點左右,雖然大市成交額縮減,缺乏明顯方向,已代表股市有反彈難上升將持續一段日子。事實上,早前多次反彈受制20300點阻力區,交投疏落下難以構成回升動力,無奈地接受後市主調偏淡,可考慮趁每次反彈減持。
海外AI熱吸金
早前提到科企表現有反彈難回升,不少中資科網股最新業績不俗,反映疫後復常已見成效。美團(03690)首季轉虧為盈,賺33.6億元人民幣,遠勝預期;騰訊(00700)、阿里巴巴(09988)、網易(09999)業績不太差,只是市場關注未來行業競爭蠶食盈利,特別是外資看淡晶片戰帶來的打擊,漠視內循環下內地經濟的動力,令大部分科企公布首季業績後「見光死」。不過,內地平台板塊深化改革、企業自我整改後,現價有一定投資吸引力,只是目前似「水向西流」,加上海外AI熱潮方興未艾,歐美日等市場較具吸金優勢,中資科企升勢難延續,維持炒上落為主。
「中特估」低揸高沽
納指徘徊全年高位附近,留意未來一段日子左右市場情緒的變數,由於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獲解決、加息周期近尾聲、歐美經濟衰退程度較預期輕,連同美滙維持在104水平,均令短期資金流連外圍炒作,導致今年中港股市表現大落後。
資金對中港市場有保留,港股只能「塘水滾塘魚」,未來等待中央深化國企改革、全面提升質素,形成真正的「中特估」概念,才能重拾投資者對中港股市的信心。
面對跌市,淡友策略宜逢反彈減持;好友則可在18000至18500點分段吸納,揀板塊炒上落,不妨以本欄期內看好的電企及高息電訊股為對象,特別是內地用電進入季節高峰,而煤價又因供應增加而回落,令發電成本下降,華潤電力(00836)及華能電力(00902)宜逢低吸納,另中移動(00941)與中海油(00883)亦可作中線持有。
至於受季節性因素刺激的內需股如啤酒、旅遊及手遊板塊,逢低吸納短炒無妨;「中特估」概念可低揸高沽,視乎期內因人民幣調整而出現的較佳入貨時機。不過,持貨應該只佔投資組合的25%,以達致一份平常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業績續改善 吼華能國電 |
上一篇: | 中印股票有望突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