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5日

龐寶林 基金人語

透過拔尖搶海內外人才

香港復常已多月,各項社會和經濟活動逐步恢復過來,政府及各行各業紛紛互搶人才,據悉眾多行業找不到適合人手,港府利用高薪及發展機會吸新血,如醫管局主動前往英聯邦國家等介紹在港從事醫學研究、工作、前途及支援;警隊則因長期人手不足而放寬部分入職條件,包括身高限制等,須知缺乏人才必然影響各項復常工作和整體發展需要。

早前政府制定51項專業人才清單,覆蓋金融服務相關6項,創新科技6項,商業支援1項,創意產業、藝術文化、表演藝術8項,環境技術服務1項等,幾乎近半專業與金融、ESG及科技相關。

這份更新版人才清單亦應用於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全部不設限制。

筆者認為,本地培養和訓練乃最迅速填補人才缺口方法之一,過去香港各所大學到中學拔尖取錄優秀學生,毋須參加入學試便可直接入讀,筆者參與成立的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和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基準學會欲仿效此做法,培育本港ESG與金融科技人才。

大學是重要培育人才基地,一般大學生均會尋找暑期工及兼職,這兩學會旗下企業會員深刻地體會到難以物色人才,分別舉辦ESG及FinTech兩類頒獎活動,每年頒發獎項各數十個,獲獎企業安排與香港各所大學學生交流,闡述其金融科技及ESG領域發展進度和需要那些人才類別等,並與相關學系討論,大學生可於現場或網上直接與企業溝通、了解行業和工作情況,如感興趣的話,同學們可透過暑期工等親身體驗和擴闊視野。

若雙方互相滿意,同學們便可進一步以兼職形式工作及賺取工資,企業可覓得合適人手,由於兼職工資低於合約員工,有助降低企業成本,同學們則獲得寶貴實淺經驗,為未來工作奠定基礎,畢業後較容易覓得工作及賺取較理想的薪金,互惠互利,故政府、大學、企業和同學們均非常支持。

吸納內地人才為另一解決方法,目前香港多間大學均有在內地設立分校,吸納各省市人才,內地政府也給予支持及補貼。鑑於中美博弈與西方圍堵,眾多內地學生在外國完成學業後回流香港及攻讀碩士等課程持續進修,年輕人喜歡在港享受「一國兩制」下自由生活。

宜舉辦交流團 助吸收經驗

事實上,本港與內地交通非常方便,兼且透過科技便可與父母親友聯繫,故在港學習和生活較為安心,香港宜盡量吸納海外回流學生,希望他們在港繼續進修讀碩士、博士等課程。

新聞報道指出,今年內地畢業生逾1000萬人,惟失業率高達兩成多,各界應考慮錄取這批畢業生到大灣區或來港填補人才缺口,如螞蟻集團夥拍瑞銀旗下國際金融機構從2018年起培訓金融科技人才,推出「10×1000」校園版網上課程,原本需要3年金融行業經驗才可參與,去年該課程引進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科技應用研究院合辦校園版,在10個單元中,中文大學提供3個單元予金融科技理學碩士生為必修學分,待完成餘下7個單元,即可加入其同學社群互相交流、協助及形成生態系統,累計已有6000名學員及來自95個國家,目前已推出英文、法文、印尼文版本。

我們應考慮採用類似方法吸引全國各省市大學生或畢業生來港培訓甚至深造,繼而每年舉辦數次交流團,帶領他們參觀不同監管機構、大學、企業、政府相關部門等,旨在讓他們了解香港相關政策、發展機遇、體會實質情況以及吸收經驗等。

金融機構提供實習機會

現時香港政府和監管機構如金管局已經要求40家金融機構需與學界合作,包括中大、港大、科大、理大及浸大等可向金融界提供解決方案,為同學們提供實習機會。

為補充其他ESG等專才,利用類似方法到海內外及香港吸納現時就讀學生和畢業生,不但有助他們更認識香港實質情況,讓企業得到充分了解,促進未來合作和提高成功機會,日後從香港和大灣區起步,進而推展至全中國及亞洲等地區,讓人才在香港和大灣區發放光芒,成功例子有助吸引更多海內外學生與人才流向大灣區,非常有利香港、大灣區及中國整體發展,加快緩解本港人才荒問題。假以時日,大灣區應可超越東京灣,晉身全球第一灣區。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今年5月23日一周下跌0.24%,年初至今表現為-2.83%,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781.67%,平均年化回報為8.65%。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