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5日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膠着,投資者開始為聯邦政府陷入違約做好準備,紛紛拋售超短期國債,其中6月15日到期的一年期國庫券孳息率更突破6厘關口。
摩根大通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科拉諾維奇(Marko Kolanovic)警告,債市正price in經濟衰退;相反,股市卻反映經濟能夠軟着陸,但他認為股市的樂觀假設可能並不可靠,加上估值高昂,呼籲應減持美股。
儘管目前看淡美市確是主流,然而,僅從近期價格行為角度看,卻得出截然不同的觀點。
選舉前夕 股市傾向利好
標指自去年10月12日錄得52周新低3577點(收市價計)後輾轉上揚,迄今累漲近16%;其200天線(俗稱「牛熊分界」)也於3月28日觸及3931點一年低位便回升,周二(23日)上移至3975點,即反彈1.13%。按半世紀資料推算,這是個獲利「準繩度」極高的中長線入市訊號。
附【圖】所示,統計1973年5月至今數據,以標指200天線由52周低位彈升逾1%起計算,標指在其後6個月(中線)大多數持續向好,只曾於1978年8月出現例外情況(半年後回落約6.1%),即上升比例高達87.5%,平均進賬8.21%。值得留意的是,假設把檢測範圍擴大至該訊號發出後的一年間標指表現,更百分百錄得正回報,漲幅平均值和中位數皆約為13.7%。
換句話說,從消息或估值角度分析,短線押注美股的風險頗高,但往績而言,標指卻剛剛發出中長線買入訊號,且未來一年走勢料不太淡,何況以往在美國總統選舉前,美股一向表現不俗,投資者似乎又不必過分悲觀。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日股的長牛 |
上一篇: | 龍源續拓展光伏 帶挈營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