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0日

松仁 私募廣角鏡

新能源汽車現拐點

上海4月舉辦車展,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新模型令人眼前一亮,有些品牌車款一面世即刻拋離其他競爭對手幾條街。其中一間企業的老闆看到對手如此強勁,一怒之下竟炒掉了自己研發團隊的頭目,競爭之白熱化可想而知。

鈉電池成本優勢突顯

當大家正注目有什麼新車或者新技術外,引起不少輿論的,便是寧德時代宣布其研發的鈉離子電池將首次應用在奇瑞的特定電動車款,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多年來電動車發展使用的電池都非常關鍵,畢竟續航公里、成本等都與其電池息息相關,近年鋰電池則是成為了主流。然而在新能源研發不斷創新的情況下,陸陸續續出現不同的動力電池,可惜能與鋰電池媲美的並不多,鈉電池是目前市場上具有相當競爭力的一種新電池。

事實上,搞電動車也是國家戰略之一,畢竟石油儲量不高的中國若能大力發展電動車,便能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翻查資料,原來中國的鋰資源儲量僅佔全球6%,對外依存度很高,而鈉資源相對來說則豐富且價格低及穩定,僅接近鋰電池的一半,故此從供應鏈安全的角度來看,鈉離子絕對有強大的優勢。不過能量密度與鋰離子相比整體仍有較大差距,但在各路研發團隊的參與下,其效能正快速提升。所以在碳酸鋰價格波動及高企時,鈉離子能量密度若逐漸提高,將其低成本的優勢突顯出來的時候,就是鈉電池佔領市場的最好時機。

行業成全球風投焦點

目前不少電池企業及化工上市公司都已布局相關產業,例如化工材料研發商格林美就開始進行鈉電池的研發,並於下遊客戶進行各種測試,除了寧德時代外,杉杉股份也開發了鈉電池,並正推售給國內外客戶,而其他上市公司例如長城、欣旺達、孚能科技、中偉股份等,都已經拓展生產鈉電池產業鏈的各種產品,今年開始鈉電池逐漸變成上市公司的發展重點。

同一時間不少風險投資也正在該行業尋寶,四處注資國內鈉離子的初創企業。據統計,2020年至今估計有約十家主要研發鈉離子電池的初創獲得融資,其中包括廣東的珈鈉能源就在今年及去年成功獲得知名創投基金光速中國及順為資本的天使輪和Pre-A輪,國內首家專注鈉離子電池研發的高新企業中科海鈉則在2022年融到數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華為旗下哈勃投資、海松資本、聚合資本所投入。除以上兩家外,樂普鈉電、鈉創新能源、容鈉新能源、鈉科能源、鈉壹新能源等,都紛紛獲得融資,在這賽道的投資頻率額度亦愈來愈高,相信到今年底會有超過四、五十家企業被投資或開始被電池行業上市公司所併購,讓這賽道成為近來融資淡市下的奇葩。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