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
A股昨天繼續輕微回調,滬深指數分別下滑0.21%及0.07%。指數大致平穩,各板塊則繼續輪流炒作。前日表現強勢的保險股出現較大回吐,而經過一輪回調的科技類股份,昨天逆市造好。宏觀經濟復甦仍值得憧憬,大市有望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格局。
後市有望保持穩中向好
滬指昨天收報3284點,挫6點。經過一輪大升大跌後,指數暫時在3300點樓下企穩。內地當前的復甦步伐雖緩慢,但仍穩步向前推進,一旦經濟出現重大問題,相信央行等會迅速出手,為經濟托底。
不過,近期公布的4月消費數據顯示,內需市場依然強勁,實體經濟正逐步自我修復,暫時不需要中央過多干預。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聯合國,近日亦先後上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可見外界對內地經濟前景仍具信心。
聯合國近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年中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3%。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則由此前的4.8%上調至5.3%。IMF最新一期《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亦上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對於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原因,兩者均提到了中國消費的復甦。
歐美經濟的增長前景仍存在較大的隱憂,內地經濟將繼續成為推動環球經濟增長的主力動力。中國企業發展向好,有利吸引外資流入。不過,在美國不斷出手打壓下,部分外資對投資中國仍有疑慮。
商務部公布,今年1至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94.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2%,折合735億美元,下降3.3%。各主要行業之中,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上漲4.1%、高技術產業增長12.8%。從來源地看,法國、英國、日本、韓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上升567.3%、323.7%、68.1%及30.7%。
外資流入還看人幣走勢
中美角力未停,外資投資中國相信暫時難見大幅增長。要繼續吸引外資流入,政府有必要提供更多政策優惠。除了實體經濟之外,在金融市場中,亦有必要吸引更多外資流入,為A股帶來支撐。
在股市方面,外資是否願意流入,一方面取決於大市表現,另一方面則要看人民幣走勢。始終A股作為人民幣投資產品之一,當人民幣走勢向好,自然吸引資金流入。
人民幣近期表現偏弱,昨天官方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9748元,較上一交易日(5月16日)的6.9506元下調242個基點,中間價貶值至2022年12月29日以來最低。而昨天,離岸美元兌人民幣亦跌破七算,為年初以來首次。
不過,市場相信,美國聯儲局下月有望暫停加息,人民幣貶值壓力將下降。所以,昨天人民幣滙價雖跌,但「滬深港通」北向交易仍錄得淨買入,金額達16.87億元。
科企逆市造好 浪潮成吸資王
指數昨天雖然出現調整,但科技類股份普遍逆市造好,浪潮信息(000977.SZ)成為昨天的吸資王,得到6.45億元的主力淨流入,股價上揚8.43%。拓維信息(002261.SZ)則排名第二位,得到4.35億元的主力淨流入,股價漲停。兩股均屬於此前熱炒的ChatGPT概念,經過一輪調整後,又再炒上。
熱門題材股不斷循環炒作,優質行業龍頭持續有捧場客。所以投資者不妨繼續採取逢低吸納的策略,等待下一波的炒作機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工業富聯受惠AI熱 服務器成增長點 |
上一篇: | 本港樓市熊彈快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