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
中遠海能(01138)今年3月升至9.57元高位,其後受到航運價格回落及大市下滑等因素影響,股價反覆向下,現價7.24元,由高位下跌逾兩成;經此調整後,摩根士丹利最近報告指出,現時估值變得吸引,估計60日內其股價會上升。作為國企,中遠海能本身跑輸國指甚多,正好趁此機會炒一轉反彈。
根據早前發布的季績,以中國會計準則,中遠海能首季營業額56.3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61.9%;純利10.96億元,急增約42.7倍;每股盈利22.97分。報告提到,期內國際油運市場整體表現強勁,1月超大型油輪(VLCC)運價隨着市場貨盤階段性的冷清逐步從高點回落。自2月起,中國原油進口需求顯著復甦,疊加美灣出口集中釋放,長航線的增加驅動了VLCC的供需平衡收緊,運價大幅反彈。
根據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VLCC中東至中國航線(TD3C)平均日收益於3月一度突破10萬美元的高點,直至月末運價有所回調。2023年首季,VLCC-TD3C平均日收益為46967美元,表現超出預期。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首季末,全球共有895艘VLCC,新船訂單僅17艘,VLCC船隊仍呈現出老齡化及訂單佔比低的情況。
中遠海能今年首季實現油輪運力投入18.54萬噸天,按年減少10.9%;運輸量(不含期租)4296萬噸,下降6.1%;運輸周轉量(不含期租)1405.7億噸海里,下跌4.7%。期間油輪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2億元,增長64.2%;營業成本37億元,僅升18.1%;帶動毛利率上調27.7個百分點,至28.9%。其中外貿油運業務實現毛利12.2億元,增加428%;內貿油運業務實現毛利2.8億元,下降31%;LNG(液化天然氣)運輸業務貢獻歸母淨利潤1.98億元,上漲15%。
大摩料60日內上升機率逾70%
興業證券報告認為,中遠海能季績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期內售出兩艘自有船舶「遠大湖」與「遠榮湖」,產生收益分別約1.12億和1.37億元,同期投入運力下降。由於外貿油運延續強勁表現,支持首季業務。興證維持對該公司原有盈利預測,預計其2023至2025年歸母淨利潤為65.99億、88.27億、97.44億元,對應每股盈利為1.38、1.85、2.04元,維持「增持」評級。
大摩估計,中遠海能股價60日內上升機率達70%至80%,評級「增持」,目標價9.2港元,而近期調整後估值更為吸引,繼續看好油輪運輸,現價疲軟為入市良機。
美銀證券早前報告指出,中遠海能首季基本純利按季升8%,至8.84億元,勝於預期,主因平均國際費率走高,但一定程度上被較高單位燃料成本所抵消。該行上調其今年上半年純利預測至16.5億元,並把其目標價由10.15港元,調高至10.35港元,維持「買入」評級,由於盈利能力改善中,估值相當於預測今年市賬率1.1倍,並不高昂。
中遠海能現價距大行目標價有三至四成上升空間,最重要是大摩策略報告指60日內股價看漲,意味利好因素應多於利淡,在此不明市況中更值得吸納。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外變數難消 資金欠奉輪動炒作 |
上一篇: | 國策推動中特估 新舊基建逢低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