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本港大市仍是待變,美國科技股則充滿牛氣,道指似有散貨跡象不上不下,暫時重點是看好科技股,但要小心轉勢或是大鱷轉炒其他板塊。大市走勢愈來愈怪,入市就要預備會有大波動,到底是落後的股票掉頭炒上,還是科技股回調?若是後者,有點「腳軟」的恒指將面臨危機,不排除下試18000點;若是前者,我們就可以看看恒指能否返回22000點左右水平。
一如以往,筆者不會事前估機率,近年太易估錯,跟趨勢及找一些跌過龍企定又或是升過龍回調的股票比較好,若你想捕捉的周期卻看不到訊號,就試試短線一點,因為這種未明前景的市況或許要敏感一點的訊號,前提是不會打亂你的節奏。
從揀員工角度選股
現在筆者見高位爆升一定不追貨,事關近年大戶愈來愈喜歡玩「爆上回調」,裂口追入成功機會只有一半半,但潛在回報未必跟得上可能跌幅,個人認為不值博,大家也必須因應自己的情況及喜好判斷。談到適應市況,轉換心態是相當有用的一招,之前也有提過筆者最愛用老闆及工程師心態去應對環境,今次就再詳談這方面的心得。
老闆多數是「利字當頭」,會因應時勢去選股,而非視乎個人喜好。例如現在投資美股理應看重科技股,若主力買傳統板塊很易蝕死,就算市盈率再低也可以不斷跌。個人認為,人的喜好主導股市,否則只有20%盈利增長的100倍市盈率的股票,應該大瀉一半,而不是年年上升,亦不會出現盈利不增而市盈率只有5倍的股票,卻再挫至市盈低於4倍(即是又插20%以上!)。
股票的價值在於要有人注意到,即是技術訊號確認該股並非下跌趨勢,才有「真價值」,否則只是「幻想價值」或所謂「潛力」。潛力股可以「潛」3到5年後停牌,亦可以令到我們整個投資心態或系統被破壞。做成功老闆,不等同你要做那些為理想而創造傳奇的創業家,筆者認為,這單純是男人(或女人)的浪漫,做過創業家幾次後已經不敢再試,成功機會及所花心力實在太不現實。
做老闆是衡量贏面去進行理性及「精明」決策,沒有理想只有利潤。這種心態能讓我們果斷放棄不現實的投資,以及狠心極速炒掉沒有用的員工,就算有觀人於微的能力,「講大話」的人總是魔高一丈,只有炒人炒得快才能保住自己的資金。同樣道理,對於你所投資的股票,只要業績走樣或是不合時宜,果斷捨棄並轉會到有「食正」勢頭的公司才重要。能幫你賺錢的員工(股票)要留,不能幫你賺錢的(股票)要「炒」,就算買了3日也可以「炒」,抱着這種心態,才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生存。
工程師心態學習
要留意果斷不等同炒人炒得過密,這是反映你觀察能力或信心不足的問題,這兩點也是做老闆或生意人所必須的。
工程師會善用各種工具,有系統地建立一些東西出來,從而解決人類所面對的問題,需要的能力是預早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法。筆者參加的人工智能課程又開學(這次應該是最後一張證書了……),最近幾年花那麼多精神讀書,就是認為人工智能或電腦將是未來之星,學了如果想找份工也比較容易,同時,對自己理解科技類投資及解決各種生活問題也相當有用。
了解未來關鍵方向及當中的缺口,獲取及運用工具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能比起任何人工智能也有用。工程師並非學者,學新事物是為了使用而去學,務實、會研究、不過度貪心、不過度學術性,理解環境而不是無限期研究,這是筆者心目中理想工程師的模樣。
當然,有時未必事事也能預料到,例如今次筆者將修讀的人工智能課程算得上相當艱深,當中方程式及計數多到應付起來十分吃力,甚至第一次為會不合格而感到害怕,未來會否有用得上的機會也不知道,同時近期炒股時間大幅減少,真的有本末倒置的感覺!可是,為了多張「沙紙」及理解我們所用的人工智能背後的深層運作,免得「人講我照跟」,這是筆者其中一個讀書的大目標。
不過,有時這些隨心而學習的知識,又會真的有派上用場的時候,未來也可能會在這個專欄分享當中對投資有幫助的實用學問,這又是一個額外回報。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股好淡難分 隨時變單邊市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