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
美國和中國近日先後公布最新物價指數。那邊廂,美國上月通脹按年升4.9%,略低於預期,預料聯儲局下次議息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相當高,惟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僵局持續拖累大市氣氛,周三華爾街股市個別發展。這邊廂,中國4月通脹率僅0.1%,降至逾兩年以來最低水平,生產物價指數續挫並創近3年以來最大跌幅,市場憂慮海外需求疲弱,港股昨日反覆走軟,期盼中央出台支持製造業的針對性政策,有望利好部分行業。
憧憬內地推政策撐製造業
港股連續兩日表現反覆,昨天輕微高開80點,報19842點,午後一度下挫194點,見19567點,創兩周低位,再失守250天平均線,尾市拗腰回穩。恒指輕微低收18點,造19743點,牛熊分界線失而復得,但連跌3日。國企指數倒升11點,收市報6695點。恒生科技指數逆市上揚51點,升幅達1.3%,收報3862點。大市交投淡靜,成交金額維持在一千億元以下,只有970億元。
美國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放緩至4.9%,回落至兩年低位,按月則升0.4%;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按年升幅降至5.5%,按月則升0.4%,所有數據均符合市場預期。美國通脹進一步放緩,有大行開始估計聯儲局或會逐步調整貨幣政策,摩根士丹利認為,不論數據及金融狀況均堅定支持6月暫停加息。最新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計聯儲局6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率高達90%以上,估計9月減息的機會率則一半一半。
內地疫後消費需求逐步恢復,但在市場供應充足下,加上高基數效應影響,內地通脹進一步放緩並低於預期。4月CPI按年升0.1%,是2021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按月則跌0.1%。
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國內外市場需求又整體偏弱,上月反映上游生產物價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3.6%,連挫7個月,降幅超預期,並為近3年以來最大跌幅。市場憧憬政府可能會推出一些針對製造業的支持政策。
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審議通過關於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意見,部署加快推進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此外,工業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公告,明確自今年7月1日起,全國範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從市場炒作方向來看,早前強勢的「中特估」概念已經回吐,有國策支持的汽車板塊可望重獲市場關注,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中理想汽車(02015)第一季業績表現省鏡,收入按年飆96.5%,虧轉盈9.3億元人民幣,刺激股價勁升一成七,帶動小鵬汽車(09868)上揚3.1%【圖1】,蔚來(09866)及比亞迪(01211)均升逾1%。
另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3萬輛,按年增速達55.5%,按月上升2.5%,是自2010年以來僅有的兩次按月正增長之一。其他汽車股亦造好,華晨中國(01114)急漲近4%,長汽(02333)升1.5%,北京汽車(01958)、吉利汽車(00175)及廣汽(02238)均有進賬。
受早前煤價高企的影響,電力股普遍經營壓力較大,不過,隨着近期煤價有所回落,加上夏季臨近用電旺季將至,各地用電需求有望持續增加,中電聯預測第二季電力消費增速將明顯回升。電力股繼續走俏,華潤電力(00836)飆3.4%,大唐發電(00991)及華電國際(01071)齊齊上漲逾2%,中國電力(02380)、中廣核電力(01816)及華能國際(00902)均錄得近2%升幅。
科技股個別發展,阿里巴巴(09988)急彈3%,收報82.65元,是全日升幅最大藍籌,為恒指貢獻45點;百度(09888)升約1%,收報115.6元;騰訊(00700)午後曾挫近2%,最低造323.2元,收市報326.4元,低收近1%;美團(03690)回落0.4%,收報128.5元;京東(09618)公布季績前,股價略跌0.4%,收135元。
息口見頂 創新藥板塊發圍
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市場普遍認為,將利好創新藥企估值提升,相關板塊存在投資機會。當中藥明生物(02269)高收3%,收報46.6元【圖2】,為第二大升幅藍籌;同系藥明康德(02359)升2.9%,報71.05元。凱萊英(06821)上揚2.8%,收101.3元;泰格醫藥(03347)、康龍化成(03759)及金斯瑞生物(01548)俱漲近2%。
其他藍籌股方面,滙控(00005)除淨,並已回購逾489萬股,全日股價靠穩,收報58.95元,升0.7%,亦為大市提供支持;公用股逆市向好,中電(00002)及中華煤氣(00003)齊報捷,分別漲1.9%及1.3%。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舜宇乘行業回暖 短線博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