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
法國經濟學界新星楚克曼(Gabriel Zucman),是近年學而優則仕的「典範」。楚克曼是一位公共財政經濟學的新星,他的一項重要研究是利用多年前揭露各國政治人物和權貴財閥們刻意隱藏海外資產的「巴拿馬文件」,估算北歐的有錢人(最有錢的0.01%)只繳付他們應付稅款的75%左右。據聞,他亦是幾年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智囊。
學術誠信與政治正確的取捨
他為沃倫「出謀獻策」的其中一場重頭戲,是利用自己的專長──整理稅收數據──來計算有錢人和窮人分別的稅率,並得出「在2018年,全美最有錢的400個家庭的平均稅率只有23%,比全美收入最低的一半家庭的平均稅率要低1%」,這個絕對是「標題黨」的結論,並以此支持沃倫的富人稅政策。
不過,在楚克曼發表這個吸睛結論的不久之後,有學者發現他的部分數據與他之前發表的研究有所不同,其中在計算窮人的稅率時,刻意把一些幫助他們脫貧的社福援助排除在他們的收入之外,間接使這些窮人的稅率「提高」。
另外,在計算富人的利得稅時,亦在一些有關稅收歸宿(tax incidence)造了手腳,從而「降低」他們的平均稅率。
論點真確性被批評
更「有趣」的是,在楚克曼發表這個有關2018年富人和窮人的平均稅率時,美國稅局還未發表當年的稅收數據!
原來,這位明日之星當時是利用他在其他研究所使用的2016年數據,再加上大量假設,「推算」出兩年後富人貧窮人的稅率。
在奇技淫巧都被揭發後,行內不少人都對楚克曼的結論提出質疑,其中曾經在民主黨總統克林頓和奧巴馬任內任職政府的哈佛經濟學教授薩默斯(Larry Summers),更直言接近100%相信楚克曼(和他的同事)的反對者,認為楚克曼的數據十分不準確(about 98.5% persuaded by their critics that the data are substantially inaccurate)。
然而,可能是因為大部分人對這些學術界的風波一頭霧水,又或者由於楚克曼的研究十分「政治正確」,不少人對他仍然趨之若鶩。最近楚克曼更獲取了專為40歲以下在美國大學任教的經濟學者而設的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無論行內行外的風頭都是一時無兩,相信無論是學途還是仕途皆一片光明。
冀不因銜頭「言聽計從」
類似楚克曼的故事近年都聽過不少,我因此對學術銜頭愈來愈不重視,同樣更不希望其他人因為我的所謂學術銜頭而對我所有言論「言聽計從」。
正如幾年前我在友報專欄提到,「我從來沒有自稱『梁博』,一來我有時都忘了自己有個博士學位,二來又怕別人誤會我生性『涼薄』(笑),三來亦不希望其他人因為我的博士學位而對我的評論建議全部照單全收。」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了解內地所需 千里之行始於山東 |
上一篇: | 退休財務規劃對女性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