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
今個星期日便是母親節,相信不少人已預留這天跟媽媽慶祝,藉此感謝她們的付出。的確,部分女性在婚後,由於身份轉換,或會投放更多心力在家庭或小孩身上,但假如長期忽略個人的財務規劃,有機會引致女性在退休儲備上比男性面對更大阻礙。
根據富達國際的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顯示,四分之一(25%)的亞太區受訪女性認為,生兒育女與照顧家庭令她們缺乏足夠的退休儲蓄,而相關的男性比例只有約五分之一(21%)。另有接近一半(46%)的亞太區女性憂慮,其儲蓄不能負擔退休後的開支,香港女性的比例為42%。
香港整體受訪者預期,退休後平均每月個人收入為25510元,男性及女性的相關預計金額分別是26930元及24160元。雖然本港女性預測退休後的個人收入比男性略低,但受惠於醫療與科技進步,生活質素的提升,令人均壽命隨之延長,較長壽的香港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資金,才能應付退休後的開支。
人均壽命延長 須提高儲備
不論是已婚或未婚女性,應盡早正視退休儲蓄的重要性,並透過合適的投資工具,加快資產增值的速度;在退休後持續投資,從而爭取穩定而具持續性的入息,支持整段時期的退休生活。事實上,80%的香港女性受訪者認為,每月有穩定的收入是其考慮退休後投資的首要因素之一。
定期供款 享受累積成果
現時仍有部分女性的投資取態較男性保守。調查發現,有27%男性受訪時與過去12個月相比,有加碼投資,相對女性有增加投資的比例僅23%。女性較男性更傾向持有儲蓄保險、定期存款及現金儲蓄,而較高比例男性持有股票或管理基金。由此反映,女性傾向保守產品,過分保守可能成為達成理財目標的障礙。女士們應積極地理財投資,給予自己足夠的信心。試回想日常生活中,女士們大多掌管家中財政,精打細算地計算各項支出及收入。
女性應由相對容易的退休投資入手,專注於目標──退休儲蓄屬長期投資,期間市場或有波幅,但請保持冷靜及持續投資,以免打亂儲蓄進度。除專注於目標,讓投資成為習慣,就如強積金每月強制性供款般,開始時可能需要適應,但久而久之,會成為習慣,放眼展開投資。隨着經驗增加,信心會慢慢增長,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投資能手,但汲取經驗或看到財富累積小有成果,自信會隨之增加。
女性在家庭及職場均擔任重要角色,獲得工作能力及家庭貢獻肯定的同時,亦應對投資理財更具信心,為自己尋找能夠「付託終身」的財務依靠。
作者為富達國際香港退休金及個人投資業務總監。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退休理財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不要盲信學術銜頭 |
上一篇: | 中國強勁回歸 亞洲跑贏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