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
5月9日,周二。這兩天都在「消化」股神畢非德在巴郡周年大會及致股東信中講過的話,不得不承認,價值投資知易行難。畢翁說得輕鬆,世界不停在變,但只要別人不斷犯儍,價值投資的機會便無處不在。問題是,要準確判斷何時出手、何時忍手,還要做到他在分享訣竅時所說的「切勿感情用事」(emotional),單是最後一點,便足以把99%股民排除在外。
股神於1965年接掌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在這58年間,投資總回報高達3787464%,也就是三萬七千多倍。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不妨以標普500指數作一對比。1965年至2022年底,標指總回報24708%,屈指一算,信賴股神較押注美股大市多賺一百五十餘倍!
重大決策不容有失
在今年的股東信裏,畢非德罕有地把一生成就濃縮成兩個數字,為自己的成功總結出一種「說法」。第一個數字是前述巴郡驚人的投資回報,另一個則沒有那麼精確細微,卻更加發人深省。股神透露,巴郡之所以能創出輝煌戰績,全賴58年來作出十多個真正明智的決策,大概每五年一個。
許多投資者都聽過畢翁的「打孔卡」(punch card)理論,假設自己在卡上只能打20個孔,象徵着一世仔可以投資的總次數。機會那麼少,多數人都會珍而重之,不僅精挑細選,還要信心十足才下注。聽過股神這番夫子自道,才發現對巴郡意義重大的決策,原來連20個也不到。
打孔卡只是一個比喻,強如股神,也不可能每個決定都正確無誤,成功關鍵在於重大決定不容有失。畢非德在信中承認,他的大多數投資平平無奇,但憑着平均每五年一次的精明決策,足夠讓巴郡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股神無疑過於謙虛,惟以萬倍計的回報,說白了離不開五個字:貴精不貴多。放諸人生其他重要領域,同樣的思維模式不也十分管用?
畢非德雖表明職業生涯中最英明的決定只有十餘個,卻並未一一道來,只提及悠悠歲月巴郡作過的最有價值投資,比如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人盡皆知的經典案例,具體還包括哪些,粉絲們只能按一己「心水」猜測,可是在許多人心目中,2011年於極有利的條款下斥巨資入股美銀,沒有不入圍之理。
貪婪也要講時機
回想當時,金融海嘯餘波未了,歐債危機接踵而來,環球市場無日安寧,股神在亂局中親身演繹什麼叫別人恐懼我貪婪,不僅豪擲50億美元買入美銀優先股,還獲得一批認股證,在交易達成十年內以7.14美元購買7億股美銀普通股。
巴郡於2017年行使認購權,其時美銀股價已漲至24.32美元,以行使價7.14美元為準,獲利多豐厚有數得計。時至今日,巴郡持有美銀12.8%股權,成為該行最大股東。
同樣是金融震盪市場恐慌,畢翁在近期爆發的美國地區銀行風暴中卻一點不貪婪,政府開到口懇請他老人家出手,股神也大耍太極聽而不聞,且力勸投資者萬勿胡亂撈底。一眾地區銀行過去數周股價表現告訴大家,別人犯儍也許為手持大量現金的人帶來投資機會,但精明的機會主義者懂得分辨什麼時候該瞓身、什麼時候必須忍手,畢竟五年才磨一劍,容不得任何重大差池,更不能「感情用事」,這就是畢非德與其他自稱價值投資者最大的分別。
時間見證複利
除了把最具決定性的十多個決策以外的投資淡化成「不怎麼樣」外,股神不忘將畢生成就歸因於識揀地方投胎(美國)、擁有很多好運氣和複利效應。前面兩項決定權在天,惟即使以合理價押注出色企業,也必須經歷長時間滾存,方能見證constant doubling,二變四、四變八、八變十六。
畢翁在股東信中提到,早點起步並活到九十多歲,對投資不無裨益。隨着時間推移,十多個正確決策造就了巴郡世所罕見的驕人成就,不過大部分人總是期望一朝發達,寧可每周四、五、六串一尋求賭馬過關的乘數效應,也不願意把鋪草輸掉的錢用作長線投資,耐心等候複利發揮「神奇力量」。我也賭馬,想到這點,就明白何以投資機會無處不在,但99%的人都不可能成功。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海外進收成期 中聯重科增長添力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