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9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強數據撐不起美元 科技龍頭「懼」軟着陸

5月8日,周一。經濟變局疊加金融動盪,人心搖擺不定,市場在紛紛擾擾的消息牽引下劇烈波動。

聯儲局再度調高利率0.25厘後釋出暫停加息訊號,現貨金一度創出歷史新高,惟始終擺脫不了衝高回落格局。美國4月份就業報告上周五出爐,新增職位、失業率、平均時薪無不反映勞工市場熾熱依然,金價曾短暫失守2000美元大關,猶幸美滙指數唔爭氣,未能借數據爆上,金價喘穩後承接力足,二千關失而復得,執筆時造2022美元。

多種情景觸動神經

決策者一面暗示緊縮周期到此為止,一面預留後路,為數據過熱繼續加息開了一扇窗,上月就業報告遠較預期強勁,意味政策操作增添變數,金價回調實屬正常。與金市牛熊角力相比,美滙反彈乏力更值得注意,皆因數據火熱尚且推不動美元,倘符合或遜於預期,美滙、金價有何反應可思過半。本周三,美國4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接着登場,美滙是否一如老畢所料,對數據偏弱反應格外強烈,通脹報告揭盅後自有分曉。

歸根究柢,信貸緊縮、經濟衰退、滯脹,多種情景輪流觸動投資者神經,上周多家地區銀行日漲日瀉動輒以數十巴仙計,迷因股當炒時亦不過如此,難怪樂觀如股神也大嘆一聲,美國經濟光輝歲月一去不返。

銀行股刺激如坐過山車,惟就業報告出籠後,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全線上揚,有說數據堅挺降低了衰退風險,軟着陸實現可期。另一講法則是,美國2、3月職位增長大幅向下修訂,兩個月合計較原先公布少近15萬個,正所謂魔鬼藏於細節,眼見未必為真,最新統計無礙市場繼續憧憬政策轉向。換言之,數據中的好消息可當作「金髮女郎」(Goldilocks)來炒,壞消息則加碼押注減息,反正有價格就有論述,點講都通。

美股升靠頂樑柱?

話說回頭,勞工市場遲遲不降溫,聯儲局確實深陷兩難,但不少評論員更在意市寬持續惡化,美股對科技龍頭依賴變本加厲,持續兩季的升市恐無以為繼。

關於這個現象,老畢近日也曾多番提及,可是高盛剛發表報告,對美國幾家科技巨企的銷售前景、盈利能力、估值等基本因素作了一次全面檢討,在下最感興趣的是,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及Meta,五巨頭在標普500指數中總權重達22%,股價年初至今整體上升29%,貢獻標指同期回報的全部;另一機構JonesTrading更指出,若計入特斯拉(Tesla)和輝達(Nvidia),「七強」對2023年標指回報貢獻達110%,即沒有這幾條頂樑柱,美股大盤理應見紅。

市寬狹窄無疑值得關注,但美股去年牛轉熊前漲足13年,期間淡友不斷以科技霸主獨力難支唱衰大市,深度調整最終確實出現,惟若非通脹、利率這些涉及宏觀大環境的因素急劇轉變,數巨頭拉動大市的局面說不定還能維持許多年。

模糊狀態利龍頭

如今經濟衰退憂慮重燃、金融風險上升,聯儲局終於打出暫停加息這張牌,科技巨企兼具增長與防守特質,吸引資金追捧屬意料之內,毋須過度解讀。與市寬惡化美股「必冧」相比,更值得思考的是,哪種情景對科技龍頭最不利?

假如大家認同,經濟增長低於趨勢、金融體系似穩非穩、減息憧憬等「模糊狀態」對科技霸主有利,那麼聯儲局政策遲遲不掉頭,利率高企下周期股跑贏增長股,對眾龍頭自然不利。諷刺得很,許多投資者現在最渴望見到的經濟軟着陸,對科技巨企而言正是最具說服力的bear case,美股是否沒「頂樑柱」力撐必死無疑,軟着陸一旦成真,謎底自會揭曉。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