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6日

高占 前瞻致勝

貨幣供應收縮 紓緩通脹壓力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3月份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PCE)較去年同期上升4.2%,高於預期的4.1%,按月增長0.1%,符合市場預期,撇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PCE指數按年上漲4.6%,按月增長0.3%,同樣符合市場預期。市場對於持續高企的通脹數據沒有太大反應,通脹已經見頂但仍會在高位持續一段長時間似乎已成主流意見,至於「在高位持續一段時間」將有多長,各位可以參考美國貨幣供應(M2)增長率的變化。

美國CPI年底料降至3%

2020年初疫情爆發,美國同時採取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導致貨幣供應大幅飆升,M2按年增長率一度升至2021年2月的26.6%,其後因為基數效應,漲幅逐步放慢。去年聯儲局快速加息亦壓抑M2增幅,直到去年12月,M2增長率跌至負0.9%,是自1940年以來首次錄得負增長,踏入2023年後未見反彈,反而愈跌愈深。

銀行危機拖低M2增長率

近日聯儲局公布未經季節性調整的M2數字為20.7萬億美元,較去年3月下降4.05%,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亦比2月份的2.2%降幅明顯為多。按過往經驗,M2增長率領先消費物價指數(CPI)大約12至16個月,例如今次M2增長率於2021年2月份見頂,CPI要去到2022年6月(即16個月後)達到8.9%才見頂。鑑於M2自去年12月出現負增長,按目前趨勢,估計到今年底至明年首季CPI將明顯回落。不過,由於通脹具黏性,相信通脹回落不會馬上演變成通縮,惟CPI有機會進一步跌至3%。

至於M2負增長的程度將有多深實在難以預計,我們不能因為2021年時曾錄得26.6%增長就預期稍後將出現26.6%負增長。M2增長率仍然會呈下跌趨勢,而程度則取決於信貸與經濟增長,以及小型銀行的信心危機會否繼續擴散,若危機擴散,必然導致信貸減少,即銀行減少「做錢」。另一方面,因為經濟增長放慢,市場亦會縮減借貸及消費,導致貨幣供應減少。

美股市況方面,截至5月3日收市一周,12大行業ETF除能源、金融及公用事業外全線向上,當中以通訊服務ETF領漲,升幅達4.3%;20大行業指數各有起跌,航空業指數上揚幅度最大,達7%;各類型因子ETF窄幅上落,表現介乎下跌0.5%至上升1.6%;市寬收窄,紐約交易所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37.6.%及45%;標普500指數股價處於50天及200天線以上的股份比例分別達45.2%及47.6%。標指繼續於3800至4200點之間上落,未有明確方向。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