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日
踏入傳統「五窮月」,市場對市況好淡意見有分歧,卻正好符合早前本欄視後市在不同時段承受較頻密好淡因素下,容易產生升跌假突破,令跟風投機者容易損手;而中線吸納未有作逆向思維的靈活獲利操作,則在有升幅無大升、有跌市無大跌下,最終徒添奈何。近月熱炒「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迎季度業績,加上人工智能(AI)及五一長假期好淡變數,較利短線投機活動,港股整體大市似在19500點至21000點間炒股不炒市。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周提出經濟內生動力還欠強,需求不足,最新4月製造業PMI回落至49.2收縮區間,遜預期的51.4,寄望五一帶來沖喜。未來中央和各省市加強扶持及推出刺激措施谷需求,而全球經濟在下半年進入衰退機會增,早前筆者指「五窮月」大市會較頻密起伏,出現升跌假突破機會大,在不同時段利好或利淡個股及板塊,入市資金維持在較低水平,構成短暫乾升乾跌現象。
美國聯儲局議息在即,由於最新3月份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core PCE)按年升4.6%,通脹緩慢回落,樂觀派期待下半年息口見頂,甚至適度減息,避免衰退及令金融機構承受過大壓力,事實上,歐美經濟數據已見增長放緩趨勢。
不過,悲觀者料聯儲局維持鷹派立場,一方面,PCE依然高於2%目標,個別中小銀行出現存款流失及利率對沖錯配,最新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遭接管及出售,金融系統有機會再受衝擊,經濟及消費增長進一步放緩,而高通脹負面因素揮之不去,滯脹局面漸趨形成;加上中美博弈未休,在美國明年總統大選前,雙方在姿態及實質政經脫鈎上料維持緊張,只能寄望美國當權派年底開始避免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以免拖累選情。
恒指料2000點區間橫行
全球景氣正處於大變革時期,無論是地緣政局抑或全球經濟,均有黑天鵝或灰犀牛元素。香港人感覺良多,回歸後正加快融入內地政經大局,早前已指外資已轉向中短線部署,靜待最終變局定下來,才有較長線投資發展部署。此外,筆者亦曾指出,愈來愈多北水參與港股,並因內地較受政策主導,令大市起伏較頻密,去年第四季以來,不少企業回購及大戶增持,但歐美日財團卻逢反彈減持,帶來沉重壓力,導致筆者4月預期的當月的小陽春未能成真,恒指同月回落500多點,科指期內跌幅更大。
年內資金流向炒復常的同時,正加大對中國企業投資,減低受外來圍堵衝擊風險,連同近年內地推動新企業估值,提升央企價值投資,這股潮流正逐步牽動資金流向一批跑贏大市的個股及板塊,謹記目前不少重磅股面對外資大戶減持壓力,抵消一批受惠內地政策及資金看重股份的上升動力,預料恒指將在未來一段日子於一個2000多點的區間橫行,上述變化對長中短線投資者都是考驗。
「中特估」利北水炒作
板塊輪動加上炒股不炒市,似是在目前入市資金缺乏下的炒作主流,在北水主導下,「中特估」概念發酵,或成選股依據。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早前發表探索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上,強調央企國企在國家經濟中扮演較重要角色,應有較合理估值水平。一批H股較A股的大折讓收窄;不少傳統大型股受惠內地經濟復常,有熱錢追捧;一些從美股中除牌避免政策風險,回歸A股;部分大型藍籌與國企股申請設立人民幣櫃位交易,方便北水直接參與,均為未來炒「中特估」概念添加動力。
如中移動(00941)及中國電信(00728)等電訊股,基建股中鐵(00390)及中鐵建(01186),電力股的華電(01071)、華潤電力(00836)及中國電力(02380),以及醫藥、內險內銀及石油燃氣等國企股,今年明顯跑贏大市,目前內地正積極提升有利估值的利好元素,包括經營穩健性及資產質素等,亦帶出部分產業有政策扶持下的特點,包括國有上市企業利潤較過去5年增長70%,而市賬率下降30%至0.86倍,遠遜市場平均的1.6倍水平。市場正從國企首季業績中尋找追捧「中特估」投資的元素,但要留意內地經濟復常進度對估值的影響。
近期熱炒的電力股中,如早前急升的大唐新能源(01798),管理層早前看好今年表現,但首季淨利潤只有11.35億元人民幣,低於2021年同期水平,拖累一眾電力股上周五急回。
電力股回調 可中線吸納
不過,今年內地經濟復常,電力股短期回調或成逢低作中線吸納的時機。
五一長假期的內地與本港最新消費旅遊數據顯示,景點及出遊人數較疫情前明顯回升,首兩天訪港人次共69萬,對本地消費有一定刺激,無疑自由行及個人消費模式出現變化,反映內地消費者漸趨成熟,一如澳門博彩收入從過往高峰大幅回落,經歷近年閉關,以及內地嚴控資金流向賭博,不少長假期概念股宜短不宜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平保受惠復常 短線睇65元 |
上一篇: | 上藥估值便宜 中短線吸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