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9日
一年半之後,「霹靂舞巡遊 樂動星光大道」、「星光大道霹靂舞演繹4巨星故事」、「香港流行文化節揭幕 星光大道霹靂舞巡遊紀念香港巨星」、「『星光聲.影夢』霹靂舞巡遊 全新演繹4位已故巨星名作致敬」、「500人星光大道跳霹靂舞 旅議會料五一60萬旅客抵港」等等,全港報章都在報道香港霹靂舞。
一年半之前,認識了C+和阿四兩位本地霹靂舞者,經他們介紹,又認識了SoSze、SoulGreen、Shadow和IFree其餘幾位Bboy、BGirl。當時我想,香港年輕人值得擁有自己的舞台,而這個舞台要放眼世界。
借文化體育支持本地年輕人,沒有比推廣將首次成為奧運項目的霹靂舞更有效。舞照跳,先讓全港認識霹靂舞;取西經,再帶領香港霹靂舞打到巴黎奧運會!經濟學,多得張五常大教授啟蒙。師傅教落,文化藝術上窮而後工與史實不符,嘻哈(Hip Hop)文化卻是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例外。然而,區區一個經濟學教授,憑什麼搞文化體育市場?
願力不可思議
把本地運動融入市場,沒有人勝得過梁芷珊;讓地下文化走出街頭,沒有人比MC仁走得更前更遠。願力不可思議,同時是芷珊又是阿仁的好朋友,全地球應該只得我一個。多得兩位好友的經驗分享,霹靂舞在香港從此不再一樣。
說過了,嘻哈有饒舌(rapping)、DJ、塗鴉(graffiti)、霹靂舞(breaking)四大元素。起源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貧民區,窮而後工,嘻哈音樂今天已發展成每年數以百億美元計的娛樂事業;塗鴉藝術,從街頭到藝術博物館都有其筆跡,國際拍賣行亦錄得數以千萬美元的成交價。儘管香港的市場遠比不上嘻哈的發源地美國,嘻哈音樂和塗鴉藝術都早已有其市場。
時至今日,霹靂舞在香港卻還是地下文化。有趣的是,芸芸街舞當中,只有霹靂舞的舞者最注重Bboy這個身份:Bboy or Die,霹靂舞是拯救過無數街童生命的文化。
不動刀槍,每個Bboy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和平對決中跳出真我。外行人有所不知,正因為這個Bboy battle的歷史文化背景,霹靂舞成為了首個奧運會的舞蹈比賽項目。
巴黎奧運契機
2024年巴黎奧運會是一個契機。是的,霹靂舞是運動,亦是藝術,更可以是有市場價值的娛樂。搞文化體育市場,為的是最終可持續地幫助香港年輕人建立放眼世界的舞台。這個屬於香港Bboy的舞台,要堅持和平對決跳出真我的breaking文化,而切忌淪為沒有靈魂的娛樂。
願力不可思議。和平對決的Bboy battle,就像當年僧人辯論;以巴黎奧運為目標,就像當年玄奘西行求法。
當年的那爛陀寺,曾經是古代東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玄奘西行的目的地。今日由CPlus、Four、SoulGreen、SoSze、Shadow、IFree組成的那爛陀舞團(Band Seven),從星光大道出發,目的地是放眼世界的國際舞台。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編者按:徐家健教授最新著作《經濟學說藝術投資》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估值時光倒流 Amazon更抵買 |
上一篇: | 保單移植前留意隱藏盲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