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20日

龐寶林 基金人語

借古鑑今 各抒己見

早前出席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主辦的「中國歷史與社會」研討會,並邀請立法會議員兼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劉智鵬擔任演講嘉賓,闡述中國歷史與社會的關係。筆者同意其觀點,望能延展至投資策略及引發創意。

現時一眾西方國家全方位圍堵中國,尤以美國旗幟鮮明及四處興風作浪,究竟我們如何面對、化解及爭取海內外支持?回顧華夏五千多年歷史,應可發掘蛛絲馬跡及類似事件,從中啟發我們應對各式各樣挑戰,包括思維、決心、膽識和態度等。

眾所周知,美國欲利用俄烏對峙局面在亞太地區重施故伎,旨在迫使中國「請君入甕」,但中國人深諳孫子兵法──謀攻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非不得已絕不輕易動武。

反對重利輕義價值觀

美國經常在中國門前挑釁司空見慣,儘管表示維持「一個中國」政策及台海現狀,卻不斷出售軍備和相關設施予台灣、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家等,除了藉軍事手段圍堵中國外,現時台灣更不斷被美國擺佈及與中國分離,會否觸動中國底線?或像俄烏事件般難免一戰?北約及美國聯手對付俄羅斯策略非常成功,全方位和無間斷圍堵俄國,把烏克蘭變更為「新西方」,俄烏戰事陣亡將士已達35萬人,令人可悲。

中國人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包括三達德、四維、五常、八德及新八德等,並以人為本及群體本位為信念,追求和諧及中庸之道,尊崇傳統,不為天下先,仁義更為價值標準,崇尚忠恕誠信。但目前中國發展過程面對四大衝突,包括保守和改革觀念、整體和個性觀念、宗法和民主觀念、德治與法治觀念。猶幸現今中國人以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自強不息、日新又新、重視道德人格、反對重利輕義和見利忘義等為重要價值觀,但中國如何超越傳統價值觀?既需尊重個人和集體利益、開拓創新、與時並進,又可協助克服因尊崇傳統所產生的局限、矛盾及難題等。

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曾說過調研實事求是才有話語權,另一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提倡實踐、檢驗真理、摸石頭過河等,又指要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曾出現較西方國家更重視物質利益,完全克服中國傳統價值重義輕利,從不重視從商、事業成功及專業技藝之態度改變過來,過去以中國為中心延伸至世界秩序,從仰望西方至現時平視全球。

近代中國經歷內憂外患和戰火連年,從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至建立現代型國民政府,隨後中國共產黨成立、8年抗戰、二次國共合作及持續對抗,最終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央人民政府,當時可謂「一窮二白」。

立足傳統說好中國故事

中國同時不斷提高本身國際地位,早年抗美援朝、開拓第三世界外交等,可惜後來中蘇交惡,中國則自力更生及推行改革開放,讓沿海地區部分人富起來,進而踏上脫貧、小康至共同富裕路途,從和平崛起至民族復興,未來中國應該立足於傳統文化,以中國人的說話透過現代模式及社交媒體講述中國故事。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常要求其他國家採用其民主體制,卻毫不理會別國是否適合,包括文化、宗教、經濟、發展階段、教育水平等參差各異,簡直「霸王硬上弓」,結果許多較落後國家民主、政治、經濟及社會等改變不多,如另一人口大國──印度,其女性地位極低、階級觀念根深柢固及貧富懸殊嚴重等,民主制度又是否真的成功?

古今中外,政權更迭、治亂興衰屢見不鮮,美國成立200多年,其民主制度早已千瘡百孔,未來是否仍然屬於良好制度仍有待觀察;倘若許多國家被迫或以美式制度為依歸,試問如何跨越美國?須知美國早已榮登民主體制佼佼者,故其他採用美式民主體制國家永遠不能超越美國,惟有跟隨美國。

綜觀全球,中國建立非常獨特及靈活治國體制,而且執行能力非常強,經過多年耕耘及投入資源,脫貧成果傲視全球,城鄉、教育、生活水平、環境改善等發展均配合實質情況和具有本身特色,才有機會超越美國,此乃歐美所懼,也證明歐美體制並非最佳。

英國曾殖民統治香港逾百年,數代港人奮鬥創下無數佳績,從寂寂無名的小漁村演變為國際金融中心,東方之珠閃爍全球,隨着香港回歸中國25年,機會、改變、困難、挑戰等從不間斷,故未來香港規劃必須配合中國,況且中國發展速度乃全球之最,投資、資金、市場、業務都朝向中國進發,香港更宜趁機把握。

筆者認為全球發生重大改變,迫使中國及香港一起改變,現時美國與其盟友嘗試把中國剔除於國際舞台,中國必須作出改變和協調各方,香港要緊貼改變步伐和適應,發揮自身優勢,「五眼聯盟」推出各方面及外交等抵制,香港早已不能自行處理,作出相應改變。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網址︰www.pegasus.com.hk

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