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
資產市場在第一季開局不俗,但是緊縮貨幣政策開始在實體經濟發揮作用。展望今年稍後時間,預期美國的經濟增長進一步減速,而聯儲局的政策取向則受美國的銀行業危機所影響。
從過往數據所見,美國在陷入衰退前,住宅投資及企業支出均會放緩,按目前情況,歷史可能在今年重演。然而,家庭及企業資產負債表依然良好,經濟衰退一旦出現,程度可能較輕微,歷時亦相對短暫。
面對迫在眉睫的衰退風險,聯儲局的首要任務仍是抑制通脹。美國銀行業危機或促使當局改變緊縮政策的取態,尤其商業銀行開始對放貸更加審慎。我們認為,3月份的加息已很接近周期尾聲,年底前會否大幅減息,目前來說是言之尚早。
內地企業投資成亮點
另一邊廂,隨着中國迅速放寬防疫政策,內需消費將逐漸回升至疫前水平。企業投資料成下一個增長亮點,部分歸因於支持性的貨幣政策。雖然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已令亞洲出口減速,恐繼續拖累今年的經濟及盈利增長。
資產市場方面,面對成熟市場的經濟衰退風險升溫,我們偏愛固定收益多於股票。經濟衰退將令美國企業的利潤率及盈利受壓,從而限制股票的短期表現。另外,我們看淡美元的中長期前景。首先,聯儲局以外的主要央行或持續推行緊縮政策。其次,中國經濟重啟可能導致亞洲經濟表現優於美國,從而支持亞洲貨幣反彈。第三,美元或因估值偏高而貶值。
固定收益方面,我們看好優質資產,包括政府債券、高評級的企業債券,以及抵押擔保證券。不過,高收益債券的估值未反映增長放緩的可能性。我們預計,美元會在今年稍後時間回軟,有利亞洲及新興市場的固定收益,特別是當地貨幣債券。
雖然我們更看好固定收益的表現,惟在中國及亞洲區股市當中,能夠受惠於內需復甦的公司,其前景看來不俗。除了經濟活動重啟外,中國工業將實現可持續的長期增長,包括可再生能源及先進製造業等。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數碼港積極布局Web 3.0生態 |
上一篇: | 銀行風波照加息 經濟更難軟着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