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
復活節假期關係,港股昨日休市。亞太區其他股市普遍造好,日經平均指數升0.4%,南韓首爾KOSPI指數漲近0.9%,台灣加權指數輕微高收0.3%。內地股市則全線向下,上證綜合指數跌近0.4%,終止六連升,深證成份指數低收0.8%,深證創業板指數微跌0.1%,兩市交投暢旺,成交金額合計達1.23萬億元人民幣,增加逾一成。
留意中航科工中船防務
地緣政治局勢方面,除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持續之外,中國與美國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博弈也升溫。掀起這次中美博弈的導火線是,台灣總統蔡英文藉「過境外交」訪美,中方對此作出回應,決定繼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訪台時在台海舉行大規模軍演後,上周六開始再舉行環台軍演。中美政治緊張局勢之下,軍工股或再成炒作對象,短期可以看高一線。
事實上,中央對軍工行業的支持力度愈來愈大,國資委會議早前強調,以更大力度鼓勵支持中央軍工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全國兩會對今年國防預算支出1553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7.2%,增速創近4年新高。在本港上市的軍工股數目不算多,中航科工(02357)【圖1】和中船防務(00317)兩隻股份,都值得留意。
中航科工主要從事民用航空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其控股了4家A股上市的軍工企業如中直股份(600038.SS)、洪都航空(600316.SS),中航電子(600372.SS)和中航光電(002179.SZ),去年整體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花旗早前指出,隨着中航電子和中直股份兩項資產加入,將幫助中航科工擁有機載和直升機全產業鏈的上市平台,有很大潛力縮細A股與H股估值的差距,目標價由6.2元上調至6.5元,重申「買入」評級。
中船防務則是央企中國船舶集團屬下大型骨幹造船企業和國家核心軍工生產企業,2014年及2015年先後收購了中船龍穴造船、中船黃埔文衝船舶,完成了對中船集團在華南地區造船資產的整合,實現境內核心軍工資產上市,成為集海洋防務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海洋開發裝備和海洋科考裝備四大海洋裝備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與防務裝備企業集團。中船防務去年賺6.88億元人民幣,飆升7.67倍,每10股派息10分人民幣。
美國為了壓制中國高科技的發展,除了限制本土企業對華輸出半導體技術之外,也不停拉攏其他國家支持。中國政府於3月底則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啟動審查美國半導體企業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產品,相信是還擊美國政府的行動。
美光遭審查 中芯華虹乘勢上
有分析認為美光被北京盯上,原因是其產品並非不可替代,雖然內地短期內或會因此出現供應鏈問題,但內地企業的適應性很強,分析相信此舉將加速內地企業使用國產晶片,預計半年內就可以完全轉向使用國產晶片,長期而言更有利中國的自身發展。晶片股方面,中芯國際(00981)【圖2】、華虹半導體(01347)、上海復旦(01385)、晶門半導體(02878)等股份,都可以多加注意。
另外,據《日經新聞》報道,中國正研究修訂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包括考慮禁止或限制出口提煉及加工稀土的技術,以及使用稀土製造高性能磁鐵所需的合金技術,預期年內完成修訂,此舉相信是為了抗衡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
稀土股方面,中國稀土(00769)假期前已彈高逾半成,收報0.465元,惟成交只有214萬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威高陰霾漸散 中線目標18元 |
上一篇: | 美信貸緊縮已現 港股次季還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