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於3月22日明確表示,聯儲局及其他政府機構,具備應對銀行業壓力工具,因此不會窒礙令通脹率回落至2%的目標。正如我們預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把政策利率調高0.25厘,同時預示加息周期即將結束。聲明的主要改變為FOMC預期不再需要透過「持續加息」,以實現具足夠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立場,然而「可能適合」推行進一步緊縮措施。
鮑威爾自3月初發表證詞後出現的心態改變,顯然與近期銀行倒閉有關。信貸條件極有可能進一步收緊,惟有關程度、持續時間及對經濟影響,仍具非常不確定性。然而,可以肯定是,現在只需減少加息次數已可實現同一目標。與去年12月比較,點陣圖變化不大,顯示聯儲局或會在5月把其政策利率,最終上調0.25厘,然後在今年餘下時間維持利率不變。
「硬着陸」可能性大
最新經濟預測(SEP)摘要提到,增長環境充斥着更多挑戰,針對2023年第四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由0.5%下調至0.4%;而2024年的GDP預測則由1.6%降至1.2%。值得注意的是,若GDP與亞特蘭大聯儲Nowcast第一季估計一致,則上述2023年的中位數預測意味,由現在至年底,GDP水平將會下降。
新的SEP持續顯示,通脹逐步下降(惟據鮑威爾所言屬「起伏不定的通脹」),預計到2025年底方可重回目標水平。儘管對失業率的預測基本維持不變,至今年底將上升至4.5%(先前預測為4.6%),但鮑威爾承認,目前銀行業面對的壓力,無助於其「軟着陸」情況。
我們清楚可見增長預測風險偏向下行,而失業率風險則上行。
目前銀行業動盪令「硬着陸」可能性更大。在緊縮周期即將結束時,通常會發生的情況包括信貸息差擴大及借貸標準收緊。儘管在無風險利率下降的情況下,仍然會收緊財務條件及減少信貸流動,這並非聯儲局有望可精確控制的過程,問題是聯儲局將以多快的速度訴諸減息。
由於通脹率上升且黏性大,聯儲局不配合,成為金融市場風險,並在今年下半年仍會減息約80個基點。
或提早結束量化緊縮
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FOMC成員顯然並沒有討論量化緊縮的議題,他們並不認為透過流動性操作擴大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以及以出售債券縮減有關規模存在矛盾,因為兩者是為不同目的而操作。他們認為銀行體系的儲備充裕,其「分布」才是我們所要憂慮的問題,較小的地域銀行面對較大的存款外流風險。
我們認為,若銀行業壓力進一步增加,聯儲局很大可能提早結束量化緊縮措施,並僅在金融體系不穩情況大得難以承受時,才會提早減息。
作者為瑞士嘉盛銀行首席經濟師兼經濟研究分析部主管,曾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職。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經濟及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疫情後的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