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放鷹震散股市,美股道指周二大跌574點,港股恒指昨天最低見過19969點,急插565點,收市反彈至20051點,仍跌483點,10天線(20286點)失守,250天線(19903點)將受考驗。
三大基建股維持強勢,昨日推介的中鐵建(01186)升2.38%,中鐵(00390)和中交建(01800)分別上揚2%和5.3%。同被視為基建股的中國中車(01766)亦微升0.7%,收報4.28港元。
去年第三季收入盈利皆回勇
中車主要產銷鐵路機車車輛、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機械和機電等,近年銳意發展新興產業,包括風電整機和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環保、工業數字、重型機械和船舶海工等。
疫情影響鐵路客運,致使動車組招標及交付下降,中車去年鐵路裝備收入及毛利率承壓,去年首季純利急降83.6%,中期業績雖改善,但半年營收仍下跌14.8%,至812.97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倒退21.5%,至31.31億元。
及至去年第三季,中車收入及盈利增長轉正,該季營收542.66億元,按年增長1.76%;純利28.97億元,多17.18%。頭3季合計,營收1355.63億元,減少6.16%;純利60.27億元,降幅亦縮窄至6.71%。值得注意的是,新簽訂單已回暖,去年上半年新簽訂單總值1309億元,增加37.93%。
隨着疫情減退,經濟復常,預期中車今年可回復較快增長。瑞信日前發表報告指出,年初至今國內鐵路客運量已快速恢復至接近2019年水平,而且按國鐵集團定下的目標,意味高鐵今年新增數量按年增20%;加上與十四五規劃相比,2021年至2022年的鐵路投資並不足夠,上述因素均支撐着今年的高鐵需求增長。
鐵路裝備具前景 中線看5.8元
從長遠角度看,按國鐵規劃,2035年全國鐵路運營里程增至20萬公里(去年為15.5萬公里),其中高鐵7萬公里(去年為4.2萬公里),未來10年中車國內鐵路裝備業務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中車拓展的新興業務多與新能源有關,應有助推動盈利增長。股價近期急升後需要整固,可候3.8至4港元收集,中線目標5.8港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長短債息倒掛擴大 美股尋底 |
上一篇: | 樓市中短期反彈空間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