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
港股近日高位回落,在短期市況不明朗之下,熱炒股及大型科技股可能繼續調整,不宜持倉太重,反而個別有盈利支持的中型股或會跑出,微創醫療(00853)早前公布旗下公司盈利增長良好,其業績也在改善,未來股價有望跑贏大市。
微創去年上半年錄得收入4.05億美元,較2021年6月底止增加5.3%(按美元計),剔除會計影響則增加10.1%。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醫療機構擇期手術量減少,但心臟瓣膜業務、大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業務、神經介入業務分別錄得剔除滙率影響後收入增長44.8%、26.6%及22.9%,主要得益於快速市場推廣及新產品收入貢獻。與此同時,海外業務穩定,心律管理業務、骨科醫療器械業務及心血管介入業務的海外收入分別錄得剔除滙率影響後增長8.1%、9.7%及28.1%。
期內微創虧損2.53億美元,股東應佔虧損1.98億美元,2021年同期則蝕1.14億美元,主要歸因於非現金性費用的增加,包括發行可換股債券和附屬公司發行優先股等的應計利息、對若干僱員授予激勵股票和購股權所確認的成本上升等。另外,手術機器人、心臟瓣膜、外科器械及其他業務等,借助獨立融資渠道,積極推進研發、註冊、商業化等帶來費用的顯著增加。最後,骨科醫療器械業務、心律管理業務及心血管介入業務,用於海外市場開拓、產品推廣等投入擴大。
微創去年上半年毛利2.47億美元,與2021年同期持平;毛利率61.2%,較2021年同期的64.4%下調,主要由於不利的銷售組合,以及新冠疫情封鎖、新製造工廠和通貨膨脹帶來的成本增加。
去年7月15日,旗下子公司微創腦科學(02172)在港主板成功掛牌,成為旗下第四家實現上市的子公司。同時,上海微創電生理醫療科技股份(電生理股份)正計劃尋求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另一子公司心脈醫療科技(688016.SH)早前發盈喜,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介乎8.56億至9.2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25%至35%;錄得淨利潤3.47億至3.79億元人民幣,增長10%至20%。
美銀證券早前發表研究報告稱,微創醫療的管線產品於2022至2023年進展穩健,今年1月,Galaxy Insight關節鏡系統在中國獲批;EasyFinder診斷導管獲美國食品藥監局批准;冠狀動脈旋磨術亦被納入內地優先評審。
對於內地因疫情封城及於去年第四季重新開放對微創的影響,美銀引述該公司管理層指出,與去年第二季上海封城相比,對於其第四季的製造及分銷影響微乎其微。不過,隨着去年12月的解封,很多醫院手術(矯形器、支架和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均受到影響及延期。儘管如此,管理層相信業務恢復較快,醫院手術量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85%至90%。
至於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的帶量採購,該行引述微創醫療管理層表示,隨着新的價格上升,毛利率亦相對有所提高,管理層對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的全球市場有高度期望,預計該領域收入貢獻由目前的佔約10%,未來兩年將增加至約20%。
該行給予微創醫療目標價由25.5元上調至29.5元,鑑於其業務發展步入正軌,重申「買入」評級,相信公司將繼續受益於重新開放後的擇期手術需求復甦。微創醫療可候回吐至50天線22元買入,作中長線投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霧鎖港股 適度減倉 |
上一篇: | 港股吼位入市 百度逢跌諗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