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月28日

方立祺 運籌制勝

大時代交替 理財觀驟變

歷史是由少數的必然、多數的偶然構成。少數的必然是恒久的規律,如物理和經濟定律;多數的偶然則是相對隨機的因素,像坊間講的蝴蝶效應,意指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得州一個月後出現龍捲風。

感謝畢老林上周品評金礦股,文內提到畢兄另一思想實驗,即若以「時薪」概念衡量超額回報,假設每年跑贏大市10%,10萬美元倉位一年所能獲得的超額回報隨時遜於兼職揸Uber,這應該屬少數的真理,值得細味。

為能力的現金流折現

畢兄由此總結,對一般打工仔而言,養成良好儲蓄習慣、定期定額投資,才是與金錢「打交道」和實現財務自由最可行的途徑;對於此番良言,難有異議,但雞蛋裏挑骨頭,有兩個細節可供斟酌。

首先,論估值方法,教科書式答案是現金流折現(DCF model),假設獲得超額回報的能力是一項資產,則我們有需要將此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進行折現;未來從來難以估算,不排除有日身家豐厚(遠超10萬美元),該能力帶來的現金流便相當可觀,折現成現值的話有機會超過兼職揸Uber。

當然,筆者不覺得一般人應該或可以搞到這樣複雜,僅提供一個有理論無實際的視角,或有助解釋部分在今時今日看起來不合算的行為。

其次,羅馬非一日建成,對很多人來說,終身都沒有獲得超額回報的能力問題不大,但假若某君是有此需要或希望,則早日為之應比遲一日好,情況和儲蓄差不多,早一日儲,利息便多一點,怕只怕長年對主動投資都沒有太多琢磨,卻突然在最唔輸得的時候股神上身。

資本錯配或導致滯脹

理財、投資、學習都是一種藝術,付出和獲得多少都需要平衡,每個人自己都有把秤;無可否認,很多時有浪費,但這就是人生、藝術,不同於科學和少數的必然,不是一加一等於二。

回說上周提到研究市場歷史的Russell Napier,他的觀點對未來理財規劃也有影響,如果只重視儲蓄、定期投資則可能有所忽略。Napier認為,許多投資者仍假裝活在1980年至2020年的系統中,但許多根本性變化已出現。

我們過去40年於市場經濟中所學到的東西,在新世界裏將不再適合。未來20年,需要熟悉的是政治經濟學,大量的投資會被引導到人們關心的事情上,在擺脫對中國生產的片面依賴時,西方經濟體將再工業化。

Napier指出,自1994年人民幣貶值以來,西方都沒有出現過資本投資熱潮,許多人一開始會喜歡這樣,然後多年的嚴重資本錯配將導致滯脹;工資會上升,金融壓制令財富從儲蓄者向債務人轉移,從老人轉移到年輕人。

滯脹是高通脹和高失業率的結合,而現今失業率低企,決不是滯脹。換言之,目前只是大時代的序章,距離終章還很遠,但這過程頗有機會刷新舊世界的理財觀。

www.facebook.com/nickyinvest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