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8日
許多央行已開始量化緊縮,或討論推出量化緊縮的措施,並表示相關措施主要在後台運作,對積極的政策緊縮影響甚微。但我認為,量化緊縮的影響可能遠大於此,因為有關措施可能加劇債券市場波動,帶來央行過度收緊政策的風險。
影響經濟途徑少於量寬
作為一種政策工具,量化緊縮的作用較量化寬鬆有限,因可影響經濟的途徑較少。量化寬鬆通過6個主要途徑——市場穩定、減少不確定因素、政策訊號、滙率、投資組合再平衡和銀行貸款影響市場。
以市場困難時期為例,量化寬鬆可以穩定債券市場,緩解金融流動性。當經濟極不明朗時,推行量化寬鬆可向公眾發出訊號,釋出央行將「不惜一切代價」支持宏觀經濟的訊息。如市場普遍認為量化寬鬆政策將在利率上升之前撤回,那麼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意味長期利率將持續走低,有助於緩解金融流動性。
正如其他貨幣政策,量化寬鬆可能通過削弱滙率來刺激經濟。量化寬鬆亦可透過投資組合再平衡,拉低債券收益率,同時因投資者增持其他資產而令這些資產價格上漲。另外,量化寬鬆政策導致銀行準備金增加,也會刺激銀行貸款活動上升。
央行或低估緊縮措施衝擊
然而,量化緊縮僅通過投資組合再平衡、滙率和銀行貸款發揮影響,因為各國央行表示相關措施只會在市場穩定時逐步實施,在這種環境下,市場穩定及減少不明朗因素這兩條途徑將失效。由於量化緊縮不提供關於政策利率趨勢的訊號,因此政策訊號的途徑也將不奏效。
我們預計,聯儲局每年將資產負債表縮減9000億美元,這規模料導致消費物價指數(CPI)下降0.36%,國內生產總值(GDP)下跌0.6%,美國10年期債息上升0.3厘。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則指出,800億英鎊的量化緊縮規模令英國國債收益率每年提高約0.4厘,同時讓產能和通脹分別下滑約0.55%和0.4%。我們相信,歐洲央行現正討論的量化緊縮規模可能達到每年3500億歐羅,這將導致隱含債券收益率上升0.28厘,CPI下降0.17%,GDP下跌0.31%,這些變化對產能和物價的影響,相當於政策利率上漲1.25厘,這表明量化緊縮的影響可能比預期更大。
因此我們需要審慎分析相關數據,因其可能反映量化緊縮效果的上限。量化緊縮對債券市場及宏觀經濟的影響,或遠高於各大央行的預期。
孳息曲線中期料變陡斜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對市場有兩方面重要影響。第一,若各國央行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期限溢價(term premia)將攀升,孳息率曲線在中期有變陡斜的壓力。因此,債券市場或維持波動,直至實現全新的平衡。第二,各國央行若低估量化緊縮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或會推出過多的量化緊縮措施,以迫使通脹回落至目標範圍,結果可能加劇經濟體未來衰退的趨勢。因此,各國央行應謹慎行事,因量化緊縮的影響只會慢慢浮現。
作者為普徠仕首席歐洲經濟學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辣招效益與減辣預期 |
上一篇: | 兔年考耐性 5因素定股債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