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15日

薛永輝 市場觀點

內地重啟經濟 中港股市明年料跑贏

近月內地及香港市場出現大幅變化。一方面,中國政府出乎市場預料大規模放寬防疫政策,帶動港股顯著反彈。另一方面,中美關係在中共二十大及美國中期選舉後似乎有所緩和,雙方有對話空間,霎時間各種正面消息充斥市場。筆者之前提及內地其實自年初以來,陸續推出不同的寬鬆措施,不論是貨幣、財政政策及行政手段,甚至房地產政策都是以支持經濟為目標,但有關政策在落實方面成效暫時並不顯著,主因是防疫政策導致經濟停擺,地方政府推行不了中央政策。現時,市場終於等到中國放鬆管控措施。同時,有報道提及,二十大後的政治局會議表明,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卻不見「動態清零」相關字眼。由此可展望明年政策的主力發展方向應是穩經濟為首,防疫政策則放在較次要位置。

話雖如此,參考其他經濟體,當放鬆防疫並重啟經濟時,病例會回升,重啟道路不一定順暢。我們必須留意,疫情反彈的狀況及醫療體系的負荷能力,將限制股市升勢。有消息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疫情惡化影響將延遲召開,已是一個例子。

港股方面,恒指由大約15000點攀至接近20000點,相信大部分的估值復修已完成,短期內可能還有一定升幅。之後走勢如何,需看下一步防疫政策,例如跟其他國家通關,讓國際商貿活動得以復常。另外,要觀察本土經濟對各種寬鬆措施的反應──基於滯後效應,我們暫時尚未看到經濟數據大幅改善。最後,環球經濟於明年會否步入衰退,或只是放緩,這將對中國經濟復甦以及股市表現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們現時樂觀估計中港股市在來年或可跑贏環球股市,特別是歐美市場。這預測本應在今年發生,但受到防疫政策影響而延遲,有望在明年實現。

餐飲旅遊板塊或迎來反彈

參考其他經濟體系,在疫後重啟後,內需市場將帶動強勁的消費復甦,相信中國也不會例外。我們留意到今年首9個月內地住戶新增存款達13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多56%,如跟過往5年平均對比更大升78%。而住戶新增貸款比去年減少46%,跟過往5年平均亦少了42%。數據反映由於經濟停頓,消費者連出門都受諸多限制,負面情緒打擊消費,所以新增存款比往年明顯上升。另外,受累於疲弱的房地產市場,令貸款的需求大降。現在中國放鬆防疫措施,相信消費在來年可強勁反彈,帶動經濟復甦。投資者可留意消費類板塊,例如餐飲、旅遊、交通、零售等。

另外,政府防疫政策方向由封城轉為增加疫苗接種率,預料疫後大眾對保健產品需求提高,對相關保健板塊有一定支持。工業活動重啟亦帶動相關原材料需求,例如銅等等。

作者為恒生投資管理投資總監。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