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
對投資者來說,2022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對偏好可持續投資的人來說,情況更為不妙。由於石油及天然氣企業今年表現亮麗,導致不少可持續投資策略的表現跑輸基準指數。另一方面,整體科技股,在過去一年受累債券孳息率飆升而急挫,與科技相關的可再生能源股亦不能幸免。
今年表現相對落後
相信不少投資者都知道,每當商品價格高企時,化石燃料企業很可能會受惠。今年情況非常類似,板塊在首10個月表現跑贏環球股票超過50%。因此,傾向避開傳統能源行業的可持續投資策略,表現自然相對落後。
俄烏戰爭在年初爆發,不單推高債券孳息率,亦令可再生能源板塊出現大幅拋售,特別是與氫能企業相關的投資策略。
雖然短期負面因素較多,但是筆者深信,可持續投資策略仍有可取之處。
受惠歐美長遠政策
在歐洲,能源危機迫使各地政府在短期內優先考慮能源供應,2022年的煤炭需求料將創下歷史新高。石油及天然氣企業在能源價格飆升下,盈利可望強勁增長。然而,這些短期數據絕不會掩蓋長遠大局。為減少對俄羅斯燃料依賴,並且達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歐洲需盡快重塑能源架構。
筆者認為,加快推行成本較低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是現行唯一的中期解決方案,此舉亦利好有力擴大可再生能源產能的企業盈利。另外,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將有最少1.4萬億美元的新投資流入潔淨能源板塊,可見行業前景不俗。
以歐盟的REPowerEU計劃為例,到2030年的投資可望達3000億歐羅,以降低歐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美國也加入支持再生能源的行列,在其《降低通脹法案》中,推出了包括稅務補貼及財務資助等措施,務求令潔淨能源更加普及。
在債券市場經歷沉重沽售後,我們預期通脹將放緩,令債券孳息率在明年變得更加穩定,或有助紓緩正推動創新技術的企業所承受的壓力,原因是這些公司的估值對折現率變動較為敏感。
我們亦預期,綠色債券市場在明年將有較正面的發展。由於歐洲各地政府及企業均在籌集資金應對環境挑戰,因此發行綠色債券融資的需求與日俱增。
宏觀環境更為有利
總括而言,不少投資者在今年已身心俱疲,但我們認為因短期波動而迴避可持續發展這主題,未免太過短視。筆者認為政策的利好因素、估值改善,以及更有利的宏觀環境,將會為可持續投資創造更多潛在機遇。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香港業務總監。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協助職場媽媽和嬰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