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
人民幣跌勢雖然暫緩,但兌每美元仍插穿7算,續於超過兩年低位徘徊。面對人民幣疲弱,投資者不妨留意針對內需市場的消費股,以及主打出口的電動車行業。
回顧過往人民幣貶值期間的內地出口表現,20年前當人民幣跌至7算時,內地擁有相當龐大的出口產業,當中白家電是主要輸出產品,故出口在2000年至2015年間表現不錯。另一次跌勢是2015年,當年內地主打「一帶一路」政策,注重重工業生產,及後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人民幣亦曾挫穿7算,但其時可再生能源及多晶硅行業表現理想。
今年人民幣再穿7算,相信也可帶動出口並強化需求,未來兩三年出口有望造好,當中新能源車可看高一線。新能源車產業鏈中,相對偏好議價能力強、公司數量較少的上游企業。除中國外,印度和越南都表示要生產電動車,故哪個國家能在電動車市場上推出優質車款,率先鞏固市場佔有率,便可維持領導地位。
必需品及啤酒紙業看俏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中國已非「工業重鎮」,而且並不是所有板塊都能受惠於人民幣貶值。若果出口的貨品價格過於低端,很容易會被印尼及越南等國家複製,至於高端產品亦面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競爭,美國已有政策鼓勵科技企業及醫療保健行業在本土研發。
消費股方面,近日原材料價格下降,令消費行業的成本減輕,可留意企業毛利率會否有改善及去庫存情況等,當中尤其關注龍頭股表現。消費行業中,目前偏好消費必需品股,例如啤酒、紙業及乳製品等行業,亦留意到醬油公司的毛利率有所改善。
不過,內地消費市場出現斷層,貴價及平價貨品均有鍾情者,中間價位卻無人問津,所以選擇個股時,要留意品牌定位,如高檔波鞋股銷情相當理想,而且成功持續去庫存。至於主攻低線城市的互聯網股,亦表現不俗。
環球通脹居高不下,如果企業能維持現水平毛利率,會擁有較大優勢。為遏抑通脹,各國陸續收緊貨幣政策,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利率持續上升,故企業不會貿然增加資本開支,只有戰略性行業屬於例外。
自俄烏戰爭以來,全球十分關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國家博弈涉及層面很廣,不只中美關係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中歐關係也不像昔日般親密。即使西方各國之間,也可能在食物及能源供應上存在爭拗。
從俄烏戰爭的事態發展,可看到有關當局會把能源武器化。內地需要大量能源、半導體等資源,但能源短缺下,如何減低能源成本?隨着印度容許使用盧比購買石油,去全球化將是未來趨勢,這對美元長遠需求或許會有影響。
作者為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應變 |
上一篇: | 美勢再加息 金銀衝高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