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4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市場憂聯儲局「鷹氣」再現多於台海風雲

8月3日,周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藉亞洲之旅竄訪台灣,周三早上獲總統蔡英文授勳時聲稱,這次率團訪台就是要向外界清楚表達絕對不會背棄對台灣的承諾。一石激起千重浪,北京反應強烈,解放軍周四起劃分六個區域圍繞台灣本島舉行連續三天實彈軍演,全球目光盡在台海。可是,不少內地網民對中方沒有採取更多具體行動阻止佩洛西踏足寶島感到失望,而北京對這位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犯禁訪台的反制「不符想像」,也在民間引起了一些「不滿聲音」。

關於這方面,與其引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的回應,不如聽聽事前多番建議解放軍攔截佩洛西專機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怎麼說。他認為,若非佩洛西一意孤行訪台,大陸便不可能「封島」三天搞實彈軍演,為武統台灣進行一次綜合演練。中方未能透過外交努力和輿論鬥爭攔住佩洛西,網民失望可以理解,但他並不認同中國「已經輸了」。

佩洛西訪台,中美都有不得不擺出強硬姿態的理由,但中方在實彈軍演、嚴正交涉以外,並沒有進一步激烈行動,事件肯定令本已裂痕處處的中美關係更難癒合,可是中共二十大會議召開在即,而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則在十一月舉行,後續發展以政治交鋒居多,衝突沒完沒了,但一般估計不會大打出手。

債市表現不尋常

台海局勢涉及中美重大博弈,雙方各有各的政治盤算,但投資者或已注意到,在佩洛西周二抵台當天,股市拋風由中港、亞太蔓延至歐美,道指收市跌了402點。然而,美股沽壓集中於午後出現,納指早段一度還漲逾1%,收市雖盡數蒸發,惟仍能接近平手收場。由此可見,台海新一輪危機並非美股波動的唯一甚至最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還有,但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正路而言投資者都會湧入債市避險,惟隔晚所見,黃金、日圓皆有資金追捧,唯獨美債一反常態捱沽,10年期國債孳息率重上2.7厘,5年期債息更一度狠抽22個基點,創2020年3月17日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美國6月份通脹率突破9個巴仙,再度改寫40年新高,惟在聯儲局兩次決策會議之間(合共加息1.5厘),除就業保持強勁外,多項數據反映美國經濟勢頭轉弱,期間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調,愈來愈多資金押注通脹見頂,帶動美股反彈、債息回落;更重要的是,10年期國債實質孳息率期間錄得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以來最大的跌幅,主席鮑威爾於上月底議息後「暗示」某個時點放慢加息節奏可能是合適做法,更令緊縮周期提前結束的揣測熱上加熱。

決策官員開腔補鑊

姑勿論投資者有沒有過度解讀鮑公那句話,實質利率下調、風險胃納回升意味金融狀況(financial conditions)已不像早前般緊絀,捱足半年的投資者自然歡迎,但從聯儲局的立場出發並非好事,皆因加息冷卻需求必須金融環境配合,資產價格若居高不下,抗通脹難免事倍功半,為免被拖後腿,投資者受苦受難乃必要之惡。從政策角度着眼,在有足夠證據顯示通脹受控前,聯儲局並不希望已經收緊的金融狀況重新趨於寬鬆。

不知是否急於為主席言論「補鑊」,多位聯儲局決策大員近日相繼開腔,但不論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總卡什卡里、三藩市儲銀總裁戴利、芝加哥儲銀總裁埃文斯,抑或克利夫蘭儲銀總裁梅斯特,訊息都只有一個,就是通脹尚未見頂、加息絕不手軟。

矛盾難以化解

美國股債7月齊升,經濟放緩、市場對鷹轉鴿的憧憬,某程度上都意味着市場開始相信聯儲局緊縮政策取得成效,但金融狀況趨於寬鬆又不利對抗通脹最終取得成功,要化解當中的矛盾甚難。

隨着佩洛西結束行程離台,避險情緒相應降溫,不過美債在如此敏感的時刻表現反常,市場對聯儲局「鷹氣」重現的關注顯然大於中美擦槍走火,從中也可看到台海高危博弈凶險以外,金融市場與聯儲局也在進行着一場圍繞利率去向的豪賭。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