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
6月14日,周二。近日看了Business Insider一篇報道,引用聯儲局數據指出,美股大出血,美國家庭財富兩年來首見縮水,第一季減少5000億美元,主要由於美股市值蒸發3萬億美元。家庭淨資產總值從去年第四季的149.8萬億美元降至149.3萬億美元,若非樓市仍然強勁,抵消了股市部分損失,情況肯定更差。
老畢睇完後第一個反應是,5000億美元聽落嘩嘩聲,惟美國家庭財富去年底接近150萬億美元,歷來最高,5000億僅相當於整體財富0.3%左右。基數龐大,條數當然唔嘢小,但一千蚊唔見三蚊,算不上災難吧?
衰開有條路
轉念一想,美股踏入第二季跌勢加劇,標普500指數過去10周只有一周上升,就是退伍軍人紀念日長假期前那個禮拜。睇番轉頭,想唔話死貓彈都難,所謂衰開有條路,第一季只是「熱身」。
標指首季下跌5%,惟年初至今累挫21%陷入熊市;納指更陰功,累跌逾三成(首季跌幅「只有」9%)。第二季已屆尾聲,美股若不及時轉運,家庭財富縮水遠超首季大可斷言。從【圖】可見,標普500指數早就進入一頂低於一頂的格局,自去年11月感恩節以來,大市動能亦呈每況愈下之象,不必等到隨意設定的百分率(20%?30%?)「確認」熊市,誰都能感受到刺骨寒風。絕對數值往往會騙人,感覺超糟才攞命。這就好比通脹以外的數據尚未反映經濟有多凶險,可是所有人都意識到衰退不是「臨門」而是「已經」發生。
聯儲局的美國家庭財富報告中,最令老畢意外的是與現金相關那部分。數據顯示,美國家庭的支票戶口存款和貨幣市場基金合計增加2090億美元,達4.29萬億美元。定期及儲蓄存款增加590億美元,達11.28萬億美元。整體而言,美國家庭首季財富較疫前高出39萬億美元。
在下對美國人銀行戶口裏的錢所以感興趣,皆因方立祺和阿米兩位同文上周末不約而同提及美國個人儲蓄率急跌現象。方兄引用「大空頭」Michael Burry的說法指出,個人儲蓄率從去年春季佔GDP超過25%,暴跌至4%以下。按過去12個月的儲蓄消耗率計算,今年第四季儲蓄率恐怕連2005年的1.5%歷史低點還有所不如。米兄則提到,美國個人儲蓄率短短一年內由12.6%降至4.4%,還引用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的估算,指美國消費者戶口只剩下6至9個月的資金「找數」,跟Michael Burry的警告吻合。
靠食老本乎
戴蒙乃銀行業翹楚,Burry則是《沽注一擲》的原形,當然不會噏得就噏,若非理據充分,很難想像結論會如此不謀而合。
若果只是百物騰貴,開支佔可支配收入比例上升,儲蓄率因而遭蠶蝕,情況還好一點,但聽戴蒙和Burry口氣,消費者似乎被迫動用現金儲備以應付開銷,也就是入不敷支靠食老本。前面提及的聯儲局報告截至今年3月底,第二季情況要到數據更新後才有分曉,但迄首季仍顯示銀行戶口裏的錢有增無減。
最怕自我實現
戴蒙、Burry都是金融界大行家,觀察應錯不到哪裏,惟聯儲局的數據亦沒花沒假毋須質疑。那麼,會不會過去一兩個月生活成本危機極速惡化,數據未及反映,就像早前提過的,美國進口需求今年首四、五個月仍冇穿冇爛,近數周卻急轉直下?
5月CPI顯示,美國汽油、食品、租金升勢都在加速。4月時,全國汽油平均零售價每加侖4.21美元,如今所有州份已全線「破五」,兩個月內漲近兩成。慳還慳,衣食住行冇得避,中低收入家庭財務惡化速度可以很快,從非必需消費品到航運,山雨欲來焉能無因。
也許可以這樣說,剛踏入2022年,美國消費社群整體形勢尚算樂觀,時至第一季尾依然如此。然而,隨着物價升幅與工資增長距離愈拉愈遠,通脹預期與消費信心一起往壞的方向走,同一番話已不再具說服力,經濟衰退恐怕真的會自我實現。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受惠汽車電動化 耐世特趁低吸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