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
今個星期正當大家以為美股有機會喘定,道指便「嚇你一驚」暴跌,港股周四跟跌,但因為之前升得多,以及上證指數對美股大跌沒有什麼反應,所以恒指仍能守住20000點關。後市要繼續望實美國會否陷入經濟衰退,道指仍處跌勢,現在支持區未成形,港股靠的是祖國,直到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結束之前,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
現在美國那邊是人人有錢不想工作的新時代,與亞洲城市人不同,特別是年輕人傾向追求夢想,遇上不理想的工作寧願選擇「休業」,反而老年人擔心通脹所以重回社會,這個由新冠疫情、新文化及新經濟模式所產生的「新型滯脹」前所未見,實在需要多點幻想力才能估算後向。
分段止蝕控制風險
筆者仍是傾向跟短線行動,因為實在太難估,暫時先視為正常的經濟增長減慢而非衰退,假設沒有2008年金融海嘯的那種大泡沫爆破,道指走勢還能維持,否則最低限度也要重試「肺疫底」。
上周所分享的投資矛盾「低位買再跌時止蝕」,談到技術止蝕除了可以用圖表形態作參考,更可以使用技術訊號或趨勢分析,其中比較多人參考的是平均線:平均線上破時買入,下破時賣出就是其中的止蝕或止賺方法,這比起圖表形態來得客觀,亦較少受大戶影響,但如果你玩的是「大路」的訊號,而且處於生死位置就要相對小心。例如有些大戶喜歡在200天或250天線來一個假突破,過兩三日再轉勢,你若低位沽出就吐血了。
另外,在跌市用平均線有時會被假訊號或雜訊所影響,如果你使用的平台交易費用夠平,就可以「快入快出」方法玩,透過短周期來以快打慢,便執得平又避免走得遲,缺點是花時間及交易費用增加,優點是不需要擔心跌穿支持位又不上不下的兩難情況。
上次也提及時間止蝕,即是你可以考慮在技術止蝕出現訊號後等多兩三日來決定,留意這只可在非常位置所用,例如相當重要的支持位。筆者不太喜歡這招,因為很多人會有等兩三日後再等兩三日的拖延習慣,不拖延的止蝕才是好止蝕,賣錯了寧願等再有買入訊號出手補貨。另一個方法是先賣一半,從而避開被大戶玩假突破的風險,前提是你的注碼不可太大,因為熊市跌勢下,波幅大的股份可每日跌5%或以上,3日已經可以累挫15%,就算美國科技龍頭股也可以玩10%或以上的單日裂口大跌,想走也沒有心機走的時候就會信心全失。
比起時間止蝕來避開太急的買賣,筆者寧願用定額止蝕來協助,例如出了技術止蝕訊號後,等到再跌過原定的可接受幅度來止蝕,筆者會在平均線或支持位下2%至3%作緩衝區,或是以恒指300點到600點作參考,但記住要事前定好規則才好考慮,否則又是製造拖延的藉口。波幅愈大的股票愈需要大一點的緩衝區,又或是以近期市況、個人可接受的幅度及該股票的性質來設定,成交少的細股與恒指成份股的玩法完全不同,極少成交的股票有時根本沒有策略可言,因為隨時可以一跌停牌,又或是難以找位散貨,筆者自問沒有能力及沒有可靠方法玩這些股。
須制定個人準則
用技術止蝕好處是客觀,只要你有花足夠時間(以年作單位)及心機去鑽研,理應可以找到合適又客觀的機制出手,那就沒有矛盾可言,跟着系統玩就可以了。
低位買總比高位買好,只要你買入前定好自己投資的周期及風險,有參考過往大熊市100隻以上各類你有意投資的個股之相關走勢,知道實際可以如何跌,預準了相應的下跌幅度,例如買當炒股要預50%或以上的幅度,穩健股則波幅20%等等。風險比潛在回報大便相對不受市場影響,但這不是你太快出手的原因或藉口,你要多做功課,分析出跌定的前期與確認的參考訊號,而不是一見「好似低位」就入貨,亦萬不可跟別人認為的「低」來入貨,必須有屬於自己的準則,投資才可減少矛盾。
投資決策常見矛盾.之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橫行多年「脹」不高 風景或這邊好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