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6日

廖宜建 宏觀遠瞻

中國經濟趨成熟 把握長期機遇

動盪和不穩定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當前,疫情反覆、地緣政治風險有增無減、供應鏈瓶頸尚未緩解、全球通脹水平高企和氣候危機加劇,這些影響幾乎觸及世界經濟的每個角落,令復甦面臨巨大障礙。儘管如此,中國市場長遠前景依然樂觀,必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今年初,全球市場需求回暖,推動貿易逐步恢復,經濟顯露進一步增長的曙光。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貿易總額錄得28.5萬億美元,按年漲25%,較2019年疫情爆發前高13%。特別是第四季度,貨物貿易多近2000億美元,創下5.8萬億美元新紀錄,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按年增長約30%,而發達國家的同期出口升15%。全球服務貿易也擴大500億美元,達1.6萬億美元,略超疫前水平。

這一趨勢正遭遇「逆風」。俄烏戰事和疫情夾擊國際市場,能源、金屬、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波動,全球經濟則面臨供應衝擊而導致的滯脹局面。世界銀行以俄烏戰事為由,把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4.1%大幅下調至3.2%。

此外,全球大部分央行均可能邁向緊縮。美國聯儲局3月加息0.25厘,5月再加0.5厘,並會在年內剩下5次議息會議上,每次最少加息0.25厘,意味在7次加息後,聯邦基金利率將會上升到2至2.25厘的水平。

邁向持續有機增長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亦引起廣泛關注。我們要認清兩點:一方面,Omicron變種病毒導致多個地方的感染人數激增,但持續時間通常只有數月,特別在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或地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似乎相對有限且短暫。

內地的「清零」政策無可避免地衝擊經濟,但僅屬短暫性;另一方面,內地實施閉環式生產管理等措施,盡力減低供應干擾,並推出減稅降費與金融支持等政策緩解企業經營壓力。

由此可見,儘管短期內市場波動和不確定因素持續,但經濟長期仍保持強勁韌性和增長勢頭,蘊藏巨大潛力。

年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提出重要確保農業、市場和金融體系、研發等基礎設施,有能力支持今年甚至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的增長。今年5.5%的經濟增速目標與其說是短期挑戰,不如說是中國從新興工業化經濟的快速擴張,邁向更可持續的有機增長(organic growth)、從投資到消費、製造到科技長期轉變的體現。

特別是在高科技和數碼與服務融合的領域。去年,中國在研發的支出超過4300億美元,幾乎佔經濟規模的2.5%。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新材料、汽車電池,這些都是對未來長期增長的投資;同時,數碼經濟拓展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市場空間。2020年中國農業、工業及服務業數碼經濟滲透率分別為8.9%、21%和40.7%,數碼經濟規模達39.2萬億元人民幣,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38.6%。因此,即使對在線科技行業進行更嚴格監管,仍然存在非常龐大的增長機會。

對外穩步有序開放

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可能受外部因素暫時放緩,惟不會停滯。在金融領域,包括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人壽保險等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放寬外資保險公司准入條件、逐步推進信用評級對外開放、建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等。可見,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會一蹴而就,而是在加強監管、提高市場透明度的前提下穩步有序開放。

以滙豐為例,我們近日完成增持內地合資證券公司「滙豐前海證券」39%股權的交易,持股比例由51%提高至90%,再次印證內地是我們重要的戰略性市場,投資中國的信心不會輕易改變。

大灣區成驅動新引擎

在中國未來的經濟版圖中,粵港澳大灣區尤為引人關注,它不僅是世界上跨境貿易和投融資的重要走廊,內地乃至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更是香港經濟的關鍵。在中國重新融入全球經濟的初期,香港是內地後端「工廠」的前端「商店」。這種關係現在發生了逆轉,香港成為後端「工廠」,提供國際資金、人才、創新資源及國際管理經驗,以推動內地高質量增長,並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

對香港及境外投資者而言,要以更持續的信心和長遠布局在中國投資與拓展業務,才有望達至一個破局的發展。

5月10日將舉辦滙豐「第九屆中國研討會」,我們希望更深入探討內地經濟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幫助投資者把握發展機遇。

儘管世界前景未明朗,但中國仍是全球經濟中最令人期待和潛在回報最大的機遇之一。隨着中國經濟愈趨成熟,並邁向價值鏈的上游,將湧現更多機會,加上內地市場持續擴大開放,讓世界其他地區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作者為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