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6日

謝棟銘 滙市攻略

人民幣面對三重壓力

4月下旬,人民幣再次成為市場焦點。上月最後兩周,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逾4%,甚至超過了2015年「811滙改」之後的連續兩周貶值幅度。今年以來在美元大幅呈強的大環境下,人民幣貶值只是遲到,並不算意外,而其對主要貿易夥伴滙率的回調,也有利緩解近期人民幣指數大幅升值的壓力。

不過,人民幣跌勢依然讓市場感到擔憂。即使去年下半年監管風暴令股市大跌,也未影響到人民幣穩步升值,反觀今年4月下旬的股債滙三殺反映市場情緒的轉變。

資本外流憂慮加劇

近期人民幣的貶值主要受到三重壓力。首先,資本外流風險進一步被放大,對人民幣帶來下行壓力。2月以來,外資已經連續兩個月減持中國的債券,但相對於經常賬,人民幣對資本賬下的外流並不敏感,不然早在2至3月的時候就該走低,而非走強。然而,過去幾周情況變得更為複雜,當中有3個因素的變化又加劇了市場對資本外流的擔憂。

第一,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持久化的漣漪效應對中國不利,這也意味中俄未來的經貿往來更容易被西方制裁,從而加大中國面臨的壓力。第二,中美利差全面倒掛也使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下降。第三,近期上海的疫情使境外投資者再次質疑,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影響,從而改變往後的投資決策。當這3個因素加在一起,使資本外流的風險變得更為真切。

另一重壓力是股票的走弱及4月下旬中間價與市場預期偏離程度較大,也從情緒面上影響人民幣走勢,並放大了市場波動幅度。

最後一重壓力,是隨着3月進口按年回落,市場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生產恢復幅度,市場對中國未來出口的展望有所擔憂。如果經常賬順差減少,那對人民幣的支持將下降。但這個擔憂目前並無法證偽。

此輪人民幣貶值也引發了另一個話題,就是央行是否會傾向通過滙率貶值來放寬金融條件,尤其是央行在減息問題上的克制,惟筆者並不同意這是央行主動追求的結果。如果央行想要引導人民幣貶值,完全可以通過減息的方式,即滿足了市場的預期又順其自然地引導滙率走弱。

展望未來,鑑於境內外滙流動性充裕,中國經常賬順差依然保持穩健,以及人民銀行豐富的調控工具箱,我們認為人民幣加速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企業結購滙意願增

境內外滙存款首季進一步上升至7277億美元,充裕的外滙流動性將為人民幣的波動提供緩衝。此外,3月的結售滙數據也顯示結滙意願大幅反彈。企業逢高結滙,逢低購滙的心態將繼續支持人民幣維持在均衡的範圍內。

工具方面,人行通過首次下調外滙存款準備金率,來重新平衡短期境內外滙供求關係。未來,如有需要,人行也可能重啟逆周期因子等工具緩解人民幣的波動。我們預計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將保持在6.60附近。

作者為華僑銀行經濟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經濟及市場的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