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
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為中國資產帶來支持。釋出的積極訊號緩和了投資者的憂慮情緒,但關鍵問題在於中國經濟能否克服各項挑戰,中國股票是否在未來幾個月能出現反彈。
周期及價值股短期看漲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將企穩並依然看好中國股票,預計未來有望實現穩健回報。就短期戰術性配置而言,依然看好周期股和價值股;中長線而言,遭到拋售的新經濟板塊將看高一線。相比之下,對中國房地產債券持謹慎態度。
會議傳達出4項主要資訊。第一,中美兩國監管機構在中概股的審計資訊披露方面,協商已取得進展,中國政府仍支持企業到境外上市。第二,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措施需要加強協調、提高透明度,並全域統籌管理,以免損及投資情緒。第三,貨幣政策更加主動有為以支持經濟穩增長,包括提振信貸增長,並防範化解房地產信貸風險。第四,鼓勵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中國股票的持股比例。
在金融委會議之前,中概股退市風險、封控措施對經濟復甦的潛在影響,以及對科技板塊新監管法規憂慮,導致市場情緒創新低。劉鶴的講話令市場氣氛迅速轉變,這受惠於政府將採取行動支持經濟、更加靈活的動態清零措施,以及支援中概股等積極訊號。
首先,封控措施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應有限。出行限制並不像2020年那樣嚴格,人們仍可外出購物,工廠依然在運行;而且限制措施似乎不會長時間持續。消費可能受到衝擊,但生產基本不受拖累。此外,中國政府近期對防疫策略進行微調,表明對疫情的零容忍政策逐漸放寬。
其次,近期以及將會出台的減輕房企融資負擔的舉措,有助緩解信貸風險。如有關預售資金監管賬戶的新規,有望緩解開發商的現金流問題。繼全國人大會議發布指引後,預計未來幾個月地方層面進一步放寬購房限制、補貼政策以及房貸規定。
歷史資料顯示,政策舉措的發布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左右住房銷售。因此,我們預計政策有助房地產銷售在下半年回穩,改善開發商前景。一旦有確切證據顯示政策得到落實,且房地產行業的融資情況改善,有望提振對整體房地產市場的情緒,並為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帶來助力。不過,短期內房企債券的回報前景可能續承壓。
第三,儘管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新制裁的風險揮之不去,但我們相信目前股價已大致反映此一憂慮,相關股票的估值已非常低迷。此外,近期政府論調顯示中國並不樂見與美國脫鈎,並有意避免制裁。中美雙方還在磋商,可能就部分議題達成一致。
中國政府全力穩增長,確保經濟增長達到「5.5%左右」的目標。貨幣和財政政策力度將加大,尤其是財政繼續發力,進一步減稅降費並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以支持製造業和基建投資。預計中國還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至兩次,並降低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5至15個基點。
總體而言,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料偏軟(按年低於5%),但隨着政策進一步提供支持,下半年將走強(按年約5.5%)。這為中國資產提供了有利環境,尤其是政府在互聯網監管方面完善協調、中美雙方持續溝通之際。因此,2022年MSCI中國指數有望實現中雙位數回報,盈利增速可能達到13%。
隨着風險消退且政策寬鬆開始發揮作用,市場可能在第二季迎來拐點,不過投資者也應為波動性做好準備。
作者為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見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航班熔斷過於嚴苛 |
上一篇: | 中國穩增長政策利好房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