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25日

【30天免費閱讀】從家居環境入手 助長者安老

統籌:陳志輝教授及中大EMBA課程

主持:陳志輝、楊海仁

嘉賓:雷煒程(長屋設計創辦人、執行總監)

 

陳 陳志輝   楊 楊海仁(Jeff)   雷 雷煒程(Lawrence)

 

離開廣告界 尋求人生意義

陳:今天的Lawrence是社企創辦人,協助長者改善居住環境。但你出道時,任職的是四大廣告公司之一的奧美公關。請你談談這段心路歷程吧。

雷:David Ogilvy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他的傳奇經歷令我深感仰慕,故我自浸大傳理學院畢業後,便想投身他所創辦的奧美。還記得到了第三輪面試,對方的最後一問是:「Lawrence,我們為何要聘請你?」我便回答:「因為我富有熱誠,以至於願意戰死沙場。」

陳:然而你在4年後就離開了廣告界。

雷:我先後任職兩家公關公司,朝九晚十二是常態,但也樂在其中,而且學到不少東西。不過,4年後卻遇上轉捩點,當年我們服務澳門的娛樂場所客戶,也過了精采的一年。為了慶功,公司也帶同事到澳門的度假酒店歡度聖誕。可是到下周上班的第一天,就得知有同事猝死,享年僅33歲。

我自覺在公關公司已任職逾1萬小時,已掌握各種與推廣相關的專業技能。人生畢竟苦短,僅能從事數量有限的項目,到底我想用餘下的光陰推廣什麼事務?如果那項事務我覺得事不關己,卻真的為它戰死沙場,又是否值得?我不希望再不斷短跑,接手一個又一個的項目;而是要跑馬拉松,集中精力做好想做的項目,從中找到人生意義。

陳:接下來你又怎樣轉型?

雷:我想休息一下,並到各國遊歷,了解人生的各種可能性。剛好我收到中大創業研究中心的電郵,介紹它所舉辦的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因此受「社企」兩字所觸動。其實當時我已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柬埔寨、印度、尼泊爾進行探訪和興建幼稚園,希望幫助弱勢社群。而我是負責籌款的,感到吃力不討好,要花很多時間才籌集到少量資金,看來難以持續。故我欣賞社企的概念,希望藉着有效的商業模式,持續幫助他人。

我們決定參加這項比賽,並且勝出。創業研究中心的主事人蔡明都先生很鼓勵我們繼續踏上社企之路。他轉介我們給陳裕光先生(Michael),Michael除了跟我們交流,還給予了一個共享工作空間作為支援,我們有了最初的基地。後來又有機會與謝家駒和紀治興等社企前輩見面,在各方鼓勵下,我們真的成立了社企,從事社會創新。

陳:你的事例說明了人生的變革,是與人生意義和個人熱誠息息相關的。有了這股熱誠,就足以改寫整條人生道路。而前輩就像你的老師,他們跟你分享經驗以至進行身教,也能給你啟發。正如牛頓第一定律,假如沒有人推你一把,你就只會巍然不動,沒有任何變化。Jeff又有什麼體會?老師對學生的成長是否舉足輕重?

楊:那是肯定的。過去二十多年我在中大任教,看到不少學生讀到大三、大四仍感前路茫茫。遇上這類學生,我會請他來我的辦公室談談,問他們的興趣,就前路提點一二。所幸有幾個學生在畢業數年後,也會再來找我,多謝我當年的一番話,改變了他們的一生。老師畢竟富有經驗,在社會吸取過教訓,跟學生分享過後,他們就可以少走冤枉路。

成立社企 注重安老需要

楊:你們後來創立了社企「長屋」,請談談它的目標?

雷:我們主要協助長者和病患者,他們想留在家裏安老和療養,而非長住安老院或醫院。然而基於身體狀況的轉變,他們對居住環境有不同的需要。我們便幫助他們重新設計和改造家居,以助他們養老,當中也會考慮到照顧者的需要。我們提供的服務包括室內設計到裝修、維修以至訓練照顧者。現時我們有幸得到創效投資者(impact investor)張益麟先生注資,他很有耐心,而且對我們大力勉勵。

楊:社企雖然一般不會賺大錢,但也需要收入來彌補營運成本。你們的收入來自哪裏?

雷:我們的主要顧客是中產退休人士或病患者的家屬。我們會收取室內設計費和工程費。改裝一個洗手間可能收費幾萬元,全屋裝修則要數十萬,巨宅或要耗費數百萬。我們會把65%的盈利撥歸慈善項目,例如為舊樓或公屋的長者提供免費維修服務。我們也會針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需要,跟學生共同設計家具。

陳:在經營長屋之際,你也曾經找我商量。我便說你也需要深造了,結果你來就讀中大EMBA。為何你要讀這個課程?

雷:時為2017年。長屋亦已上馬兩三年,擴張也很迅速。但在年底公司遇上財困,需要募資。我們與許多投資者見過面,期間我反思公司在營運和定位上或須調整。我擅長的是市場推廣,但談到企業營運就經驗有限。於是我想起陳教授,因為之前我一直拜讀中大EMBA在《信報財經月刊》的專欄,也曾收聽教授主持的《與CEO對話》。我也特別想讀中大,認為它別具人文精神。事實上當年如果我沒有主修傳理,就應該報讀了中大的社會學系。

楊:我認為Lawrence本身具有前瞻性,人人都在談論老齡化,但有多少人去把握這個商機,又或為這個議題出一分力?你便具備這份勇氣,去迎接挑戰。更重要的是,你一方面找到適當的援手,另一方面也找到合適的服務對象,那成就了你的商業模式。

不斷變革 拓展服務和巿場

陳:社企也需人手,你們又怎樣找來富有熱誠的同事,與你一同打拚?

雷:我們只是中小企,未能提供最吸引的工資,但也屬於市價。在面試時,我們也會問他們為何有意投身長屋。他們有的曾經照顧家裏的長者和病患者,自然更認同長屋的價值。我也萌生了一種理念,同事未必會跟我們長期共事二、三十年,但我希望他們在長屋的數年間,能夠為長屋的團隊增值,帶來新的想法和專業知識,讓我們開創新局;同時也希望他們一旦離職,也能把在長屋的經歷,應用到下一個崗位,做長屋所做不到的事,協助更多受眾。我懷着這種心態與同事合作。

陳:你也打算把業務拓展到大灣區,為何有這個念頭?

雷:我曾服務於騰訊創辦人之一陳一丹先生所創立的「一丹獎」,也跟他談起長屋。他鼓勵我放眼大灣區,視之為香港的絕佳機遇。香港可憑藉其優勢,服務較為類近但更廣大的巿場。我也看到香港的限制,畢竟香港的養老成本高昂,有些客人也想在內地養老。我們可從旁協助。

陳:現時有什麼相應的計劃?

雷:有見香港人會選擇在珠海、中山、惠州養老,我們也提供一些設計項目,但將來希望能在當地同時進行工程。

陳:當你踏足新巿場,便要重新思維。在大灣區,巿場不再單一,家居面積也不再如此緊絀,人力成本也不同。因此對於你做的長屋,你可以全盤重新規劃。當你把各種新的變數相乘,或會發現許多以前做不來的事,現在卻可以實現。說大灣區的機遇無限,就是這個意思。

雷:我們也有其他發展方向。雖然我們的定位是室內設計公司,但更自視為一家重新設計生活方式(lifestyle)的公司。不管顧客是健康的準退休人士還是病患者,都可以活得精采。他們面對人生的轉變,要怎樣重塑生活方式?那未必要進行裝修。我們希望與更多品牌廠商合作,提供合適家具,長遠成為長者版的「宜家家居」。

陳:我們要海納百川。別以為現時的做法就是唯一進路。通路是眾多的,你可以與社區合作,也可與政府合作。大海無量,拓展空間可以無窮無盡。

整理: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2-4pm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EMBA網址:https://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2月27日題目:大灣區創業新思維,嘉賓:博勝集團聯合創辦人暨行政總裁潘智豪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