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本欄月初提到,有報道指現已成為德國衞生部長的流行病專家Karl Lauterbach表示,Omicron或有助於加速終結新冠大流行,並將其形容為「聖誕禮物」,隨着有更多的數據出台,此話當真?
依個人愚見,Omicron似乎比預期中厲害,而前月曾令大眾充滿希望的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則比預期中「弱雞」。
現有疫苗抗體水平大降
Omicron的厲害主要體現在傳播力之上,據報,倫敦皇家學院就英國11月29日至12月11日期間約33萬宗確診個案進行分析,基因排序測試結果顯示,Omicron再傳播能力較Delta強5.4倍,且沒有證據支持感染Omicron的病狀較Delta溫和。
有說法認為,Delta的基本再生數(R nought)為5上下,即沒有任何防疫措施的話,一位感染者會把病毒傳染給5個人,如Omicron真的再強大5倍,那麼R nought便高達25。我對傳染病的認識粗淺,但這數字挺嚇人。
當然,R nought只是理論的數字,在眾多的防疫舉措下,實際傳染率會低得多,惟撰寫上述報告的教授直言,公共衞生正面臨迫切的威脅,對應Omicron,不同疫苗的保護力只有0至20%,接種加強劑後的保護力則介乎55%至80%。
由Humabs BioMed和華盛頓大學進行的研究亦顯示,中國國藥、美國強生等新冠疫苗沒有中和Omicron的能力,莫德納、阿斯利康及BioNTech的疫苗雖具中和Omicron能力,但與原有病毒株相比,抗體水平大幅下降。
無論如何,比起以色列某初步報告指Omicron的感染能力高於Delta約三成,此刻的數據反映Omicron比預期中兇猛。
至於Molnupiravir,按10月公布的初期測試數據,可把新冠感染的住院和死亡率降低50%,可是,11月公布的進一步數據顯示,在較多成年志願者參與測試計劃下,降低入院或死亡比率只有30%。
口服藥減少重症成關鍵
敝欄曾在去年7月寫到,受疫苗產能速度及接種人數影響,新冠疫情要達致群體免疫不知要到何年何月,而Bernstein的分析師指出,如果新冠疫苗的效力和流感疫苗差不多,保護力在30%至60%之間,那麼單株抗體藥能彌補此一缺失。
目前,面對不同的變種,新冠疫苗的效力可能就如預期般「流感化」,故藥物的幫助以減輕症狀便變得重要,可惜Molnupiravir開高走低,坊間亦有質疑該藥物基理有機會影響基因,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除了對肝、心臟等器官有潛在毒性,致癌性亦值得關注。
因此,另一重磅新冠口服藥Paxlovid備受矚目,按1200人規模的中期試驗結果,相較安慰劑,這款輝瑞的新藥預防住院及死亡的效力接近九成,高風險成人染疫後,若在出現症狀的3天內開始服用Paxlovid,可把住院需求減少94%,5天內服用也可減少88%。
另基於2200人的試驗結果反映,服用Paxlovid的組別無人死亡,安慰劑組有12人死亡,實驗室數據也表明,Paxlovid應能有效治療感染Omicron病毒的患者。
歐盟藥品管理局尚未正式批准Paxlovid,但已允許歐盟國家在毋須輔助供氧且有高風險變成重症的成人使用,若此藥或其他類似的口服藥取得大成功,COVID-19才有望與流感相提並論,那麼Omicron的影響便會降低,成為所謂的「聖誕禮物」。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植物肉迎合中國口味搶灘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周五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