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有「魅力經營者」之稱的日本富豪永守重信,併購功力之高,國內外聞名。一如所有絕技都需要磨練,方能提升到至高境界,永守併購風格、方向與目的,幾十年間亦不斷演變,變得更加多樣化、策略性及系統化。
永守所創辦的日本電產(Nidec),起初的收購對象大都面對各種困難。永守喜歡買入這類體型細、營運不善、有技術但缺效率、有成本下降空間的公司,然後醫番好,從而獲得所缺乏的摩打技術,並且以低成本加快擴大版圖,但近年該企業比以前更加積極做大型併購。
「大石」與「中小石」各有角色
據負責協助老闆策劃及執行併購後期工作的一位高管講,永守經常將併購活動與日本城堡外圍的城牆兩相比較。這類非常具特色的城牆,用大小不一的石頭堆疊而成,大石堆砌出大部分牆身,小石填補當中的縫隙。科學數據證明,古法砌牆比西方用混凝土更加鞏固,更能受壓禦震。
從古法砌牆得到靈感,永守收購思路變得更加廣闊,不再單純着眼個別併購對象,而是更加全盤考慮。永守會將對象公司分為「大石」與「中小石」,兩者各有其角色。對比早期併購的「小石」,尋找「大石」時,關心得更多的是對方能否成為公司發展新事業的基石、平台。
永守近年傾向大型收購有兩個原因。首先,花無百日紅。無論產品銷路如何好,如何重要,都難免有生命周期。既然知道產品生命有盡時,在市場收縮前,永守必須為公司部署下一波商機,發展下一件主力產品。
日本電產上一代主力產品,曾經雄據電腦硬碟市場領導地位,但固態硬碟(SSD)開始取代舊式HDD硬碟時,永守提前將生意多元化,透過併購,進入家電用及工業用摩打市場。定下營業額要衝到10兆日圓的目標後,尋找新增長引擎變得更加迫切,這是另一個原因。永守近年更傾向做大刁,買入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企業去開疆闢土,幫日本電產打進併購大王心目中的黃金新市場,例如電動車、機械人以及自動化等產業。
既然重點在進入新業務,所以挑選這種「大石」時,評估對象的重點更多在對方能否擔起大旗,有沒有潛力與實力,包括技術及管理方面的能力,成為推動相關產業的火車頭。當然,出價不能太高,與公司的匹配度、協同效應幾個「永守基本M&A原則」,依然需要緊守。
城牆大師粟田純德解釋堆石技術時指出,選石不單要仔細觀察個別石頭的特質,石頭之間的關係亦非常重要。一代宗師往往會懂得退後一步,審視整幅牆的平衡度,而且能夠想像得到幾十年後在歲月沖刷下,整體外觀的變化。永守顯然從這種傳統日本技藝中得到啟發,自言做併購決策時「我腦中有幅整盤生意的圖像。」
超眾散熱技術助日本電產補不足
永守併購的「大石」,例子包括Emerson Electric的摩打業務,交易為日本電產帶來一個全球科研、生產與銷售網絡,並發展成日本電產在工業用摩打的主要事業平台。「中小石」方面,以散熱技術聞名的台灣超眾就是個好案例。
策略上,大石固然舉足輕重,化學作用發揮得好的話,併購小石亦能擦出火花,填充各個大事業單位之間的縫隙,譬如技術、客路與網點上的缺失,發揮巨大作用。
就以超眾為例,日本電產多種手機零件已經打入國際品牌,如果結合超眾著名的散熱技術,有機會開發成模組提升產品,讓手機更加輕薄。超眾高層亦表示將與日本電產合作,開發電動車電池散熱解決方案,配合後者大舉進入電動車電機市場。透過兩間公司技術交流,接觸日本電產相對廣泛的經營範圍,亦有望激發超眾,構思如何將技術運用到更多先前從未涉獵的領域。
有別於歐美作風,被併購的公司無論大小,成為日本電產的城堡一部分後,永守都絕少考慮出售,只會專注提高公司獲利能力,擴大規模。大概對併購天王而言,比起出售個別子公司追求短期利益,不斷強化日本電產的城堡,築起一道道護城河,讓對手更加難以攻破,重要得多。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電投能源受惠綠電規模增 獲大行看好 |
上一篇: | 憧憬放寬幣策 A股小注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