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17日

徐家健 經濟3.0

再工業化需要地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最近公布《香港再工業化研究》主要數據,集中研究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綠色科技三大行業。根據生產力局,這三大行業均對實踐「再工業化」感興趣,相關成功個案及接獲的查詢亦較多。於是,早前聯同港大經管學院於7月至9月期間做了問卷調查。

工業邨空置率高

成功訪問了184間相關企業後,有關工業4.0的研究得出以下重點:

(一)半數企業表示對工業4.0有所認識;

(二)受訪企業整體都認為工業4.0的主要優勢為提升生產力、節省生產成本及營運更具彈性,83%食品科技企業、64%健康科技企業及71%綠色科技企業均認為發展工業4.0的首要優勢是提升生產力;

(三)用地方面,44%食品科技企業、46%健康科技企業及38%綠色科技企業表示所需用地少於1萬方呎;

(四)行業面對的主要挑戰是,沒有足夠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卸貨區空間不足,以及樓底太低;

(五)儘管面對土地問題,52%企業表示有計劃將生產線遷往或擴展至香港,按行業細分,有74%食品科技、41%健康科技及62%綠色科技受訪企業表示有計劃將其生產線遷往或擴展至香港。

完整調查報告(包括人才問題、企業投入研發、新一代半導體的發展等)要等12月正式公布。這裏我想強調的是,研究一方面發現三至四成企業認為廠房面積1萬方呎或以下已足夠,即另一方面其實有五至六成企業認為廠房面積1萬方呎以上才足夠。而留港設廠的其他挑戰,通通又是土地問題。

然而,一個月前我寫過一篇叫〈創科需要地?〉的文章,提及3個大型工業邨的空置情況:「在科技園的管理下,估計這3個工業邨有多達156萬方呎的空置用地,將軍澳工業邨的空置率更高達12.5%。位於未來北部都會區的元朗工業邨,空置率亦有7.8%。」究竟,再工業化是否真的需要地?

政策干預數據中心市場

工業用地的供求失衡,除了是土地問題,其實更是政策問題。以政策支持的數據中心為例,有研究指出,現時數據中心佔地約750萬至800萬方呎,但業界透露使用率卻只有65%。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市價租金理應作出調節,平衡供求。

然而,香港一直有政策干預數據中心市場。除了工業邨以遠低於市價的租金資助數據中心,近年重啟的活化工廈計劃亦批出大量計劃開設數據中心的項目。政府數據顯示,近年透過活化工廈計劃批出的數據中心樓面便有208萬方呎。

在工業邨空置率高企下,活化工廈計劃繼續批出私人市場亦有供應的項目用地,其他工業卻因廠房用地短缺及沒有足夠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卸貨區空間不足、樓底太低等問題而未能實踐「再工業化」,政府在規劃及工業政策方面實在難辭其咎。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https://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編者按:徐家健教授最新著作《經濟學說藝術投資》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