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顛覆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並非新名詞,然而,隨着科技進步而激發新思維,加上企業尋求更佳效益,消費者亦樂於採用新產品和服務,令顛覆式創新日漸成為改變遊戲規則或行事規範的重大關鍵。
對於投資者,挑戰在於要識別究竟是曇花一現的潮流,還是影響深遠的顛覆元素。投資者亦要加倍留意,為何中國這類國家適合孕育顛覆式創新。
顛覆式創新簡單便宜易推廣
何謂顛覆式創新?廣義而言,顛覆式創新是指對一個行業、一種生活方式或商業模式產生根本性影響的任何事物。有別於迭代式創新是改良市場熟悉的現有創新項目,顛覆式創新必須更簡單、更便宜、更方便進行大面積推廣。
當前的一個顛覆式創新例子,就是中國市場的二維碼流動支付方式。流動支付能夠在中國迅速起飛,主要基於多個原因。首先,流動應用在中國非常普及,一些超級應用程式如微信(WeChat)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一部分,而引進流動支付是順理成章之舉。其次,流動裝置在所有年齡層的滲透率極高,加上流動支付簡單易用的特點,令年輕人以至長者視之為首選支付模式。流動支付在中國市場迅速普及,令各行各業和政府機關積極推動這種支付方式並把其規範化。
對於規模較小的機構,流動支付可讓它們利用二維碼來收取款項,減少商業成本和管理實體貨幣的營運開支。由於只需簡易的技術支援,所以二維碼支付方式可以迅速擴張,讓小企業輕易擴展支付渠道。
華夏基金一項研究顯示,使用微信支付(WeChat Pay)和支付寶(Alipay)的用戶多達10億。單在2020年,用戶使用的流動支付金額已多達200萬億元人民幣,充分證明顛覆式創新具有強大威力。
另一例子是網上教育。疫情帶來的顛覆和衞生防護措施令課堂教育挑戰重重。封城期間,父母及子女均意識到繼續接受教育的需要。不少學生因疫情實行的限制和衞生防護措施而須留在家中,網上學習填補了這個缺口,亦革新課室的定義。即使日後疫情消退,網上教育亦將擔當一個永久的角色。
網上教育的投資潛力優厚。同一項研究顯示,中國2020年網上K-12教育滲透率已達15%。鑑於報讀學生總數已超過1500萬,我們預計網上教育的增長速度將超過100%,2024年的市場滲透率可望擴大至40%。
作為顛覆性創新項目,網上教育在中國各地創造了平等的機會,現時即使農村亦可接受昔日只有城市才可獲享的優質教育。與此同時,人工智能(AI)亦為網上學習體驗開拓新領域,重塑學習體驗,加快網上教育的發展。
以上是顛覆式創新的一些成功例子,但其實亦有不少是以失敗告終。投資者切勿被看來一片光明的前景蒙蔽,應認清實況,了解顛覆式創新可以如何改變整體人口的生活方式或整個行業的面貌。
中國具強大後來者優勢
為何中國適合推動全球顛覆式創新,這主要基於三大原因,首要是中國擁有強大的後來者優勢。有別於已發展市場,顛覆式創新在中國較少受到現有科技或既定商業模式的阻礙。因此,在很多方面中國都是顛覆式創新的沃土。
舉個例子,流動支付可以在中國蓬勃發展,原因是當地信用卡滲透率偏低。而在信用卡極為普及的市場,流動支付難以大行其道。在該些國家或地區,顛覆式創新者既要與傳統金融企業爭奪市場佔有率,亦要說服消費者改變既有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在信用卡滲透率偏低之下,中國所受掣肘相對較低,令消費者和企業較樂於採用新科技新模式。
中國市場的另一優勢是當地穩健的基礎設施、物流及集群式供應鏈,打造全面的製造業生態系統。此外,中國栽培的STEM學生數目亦高於世界其他國家,提供龐大的科學和工程人才資源。
最後,顛覆式創新能否發揮威力,取決於用戶數目的多寡。中國擁有龐大人口,既可迅速吸納大量用戶,亦可極速擴展規模。隨着生產規模擴大,創新科技的成本亦得以大大減低,例如把陽光轉化為電力能源的太陽能光伏技術,普遍被視為有助達到潔淨能源的目標。目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光伏板約佔全球八成以上。如此龐大產量令生產成本大降九成,售價得以大幅下調,讓其他國家消費者和企業亦能受惠。
與ESG投資一脈相承
顛覆式創新不會憑空出現。當某需求未被充分滿足,或某期望與實際出現落差,就會促使顛覆式創新的誕生。然而,挑戰在於釐清什麼是最重要。
正如我在本文初段提到,成功的顛覆式創新就是簡單、便宜,並可讓廣大民眾輕易享用得到。假如你能嚴格遵從此定義,那麼投資在顛覆式創新的最終結果,就是更包容、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投資。在這個意義上,投資顛覆式創新與ESG投資一脈相承,亦是我一向重視的範疇。
最後,顛覆式創新應該為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開創更好的機會和更美好的社會。單單是這個原因,我認為顛覆式創新已是責任投資。
備註︰李一梅女士最近參與一場由CFA協會與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合辦的會議,文章翻譯、整理自李女士於會上發表的言論。
作者為CFA協會理事會成員及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