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22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今季經濟續強勁 美債息難言見頂

美國通脹預期回落,過去一周恒指共跌2%,恒生科指則漲逾6%,可謂世界輪流轉;美股也出現類似情況,科技股為主的納指100跑贏周期股較多的道瓊斯指數。目前市場對通脹前景的主流看法仍是繼續向上,券商平均預測今明兩年的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分別為1.88厘及2.16厘,相較目前1.6厘水平,還有約50個基點的升幅。

科技股命運繫於通脹預期

對於美國通脹未來走向,金融市場的睇法有點陰晴不定,本月初美國公布的4月非農業新增職位遠低於預測後,市場對通脹的戒心開始減弱,反映長遠通脹預期的10年期國債打和利率回落【圖1】,本星期資金沽出周期及資源股,轉投科技股,納指100連升兩個交易日,幅度達2%,本港恒生科指全周累升6.1%,5月迄今的跌幅收窄至3.5%。

說通脹不惡的大有人在,研究機構GaveKal創辦人之一Anatole Kaletsky認為未來兩年聯儲局所謂的平均核心通脹很可能只是2.5%,美國到2023年才會加息,而目前1.6厘至1.7厘的長債息率水平可能已是上限。由於利率短線不調升,現水平已有頗大空間進行長短息套戥,即借入短錢,投資長債賺取息差,故此1.7厘可能已是頂。他認為長息的上落範圍不會是1.7厘至2.5厘,當投資者意識到長息上升空間有限,資金有機會重回科技股。

不過,筆者覺得市場對通脹前景改變看法前,都係睇定啲先,若確實有轉變,部署自然要相應調節。然而,通脹預期仍處於升軌,暫未是時候轉軚。美國周五公布的5月Markit製造業及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分別為70.1及61.5,均勝預期兼創歷史新高,本季經濟增長應該十分強勁。

騰訊用增量利潤投資難捉摸

騰訊(00700)績後首個交易日股價跌了3.3%,收報588.5元,又回到4月8日大股東批股價595元的下方。由於騰訊表示今年會把部分增量盈利撥作投資,各大行紛紛下調盈利預測及目標,但幅度尚算溫和,綜合最新的12個月目標價仍遠高於現價【圖2】,普遍相信新投資只會短期拖低盈利,有利長遠發展。

跟阿里巴巴(09988)比較,券商在阿里公布業績後即時把今年的盈利增長預測削至零,因為阿里打算把全部增量盈利用作投資,市場對該公司今年的盈利增長已經死心。騰訊則不同,只表示會把部分增量盈利作新投資,但這個說法帶來更多不確定,「部分」所指的究竟是10%還是90%呢?這令騰訊股價存在不明朗因素。任何大企業進行新投資前,都應詳細規劃及預算,不應事先張揚才去做計劃,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此外,騰訊公布成立專門部門,投放500億元人民幣於社會價值事業,包括從事基礎研究、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食品、能源與水、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及公益數字化等。

騰訊表示,資金來源是投資收益,各大行的報告對此並無太多着墨,有一間美資大行就估計不會影響經調整盈利表現。這個答案其實頗有疑問,新成立的社會價值事業部是騰訊轄下,開支照理也是經營賬目的一部分。成立了新部門,開拔預算就有500億人仔,以內地的政治生態,可以想像會有不少地方政府上門求助,筆錢可能好快使完。當然,騰訊手頭還有幾千億元投資可以套現。

互聯網巨頭們過去十多年在內地賺了很多錢,主要益了海外股東,例如南非大股東每隔3年就套現一大筆,與其再益外人,不如把紙上財富貢獻給社會,這也符合內地的政治思維。至於國際股東會否起來維權,就要再觀察。

京東網易染藍落空非壞事

恒指公司周五宣布季度檢討結果,恒指納入信義光能(00968)、比亞迪(01211)及碧桂園服務(06098)3隻新成份股,反而大熱門如京東(09618)及網易(09999)本周狂炒染藍,最後大熱倒灶。

這對恒指未必是壞事,近兩個月科技股在美國債息上揚及內地監管尺度收緊後,股價十分波動,在可見將來,形勢未必有很大改變,無謂放太多科技股入指數,避免買恒指的投資者有太大損失,香港唔少打工仔的強積金都與恒指掛鈎,理應要照顧一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