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4日
美股在業績期中段由升轉跌,最新理由是有傳美國總統拜登會把別稱「富人稅」的資本利得稅調升一倍,最高稅負級別稅率高達43.4%。華爾街一向怕加稅,何況加稅項目還與投資直接相關,觸發投資者拋售亦很合理。
如果只視今次為短線技術因素觸發的調整,一般而言跌勢很少超過3天,VIX指數亦甚少能升至20以上,美股過去10年牛市,這一類調整可謂多不勝數,而且「另類恐慌指數」美滙指數亦在反彈後再跌,技術上看姑且視為調整回穩後就會慢慢回升,不過臨近5月,會否又來一次「Sell in May」,出現深而急的調整,則尚有一些變數。
通脹與疫情左右大市
首先是央行對貨幣政策的看法似出現轉變,過去表現相當鴿派的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一直以來對美國通脹可說是採取「放任」態度,不過,鮑威爾最近就一反常態,表明聯儲局「承諾將通脹超過目標的情況控制在一定程度內」,代表老鮑對於他之前「通脹只能短暫維持數個月」的講法,未必再如以往般信心十足。
經濟增長與通脹從來都是一對歡喜冤家,無通脹甚至通縮,經濟一定不會好,但當通脹升溫到難以收拾,央行最後亦只有以貨幣緊縮去滅火。傳統上,每當聯儲局面對通脹升溫,來來去去不外乎也就是兩招,第一是出口術,嚇得幾多嚇幾多,主要是對付炒作商品的投機者,然而當實際商品供求都出現結構性失衡,屆時唯有出第二招,就是開始收水甚至加息。
筆者看法是,現時仍遠未到真正加息的地步,不過期間就肯定會有很多「出口術時間」,甚至出現半年以上的Taper Tantrum亦不出奇。商品通脹方面,長遠點看仍處於升勢,不過短線肯定極之波動,想貫徹投機就唯有堅持前文所講的「一長一短」策略。
另外,環球疫情又再反覆,近因是各地疫苗接種率落後,亞洲例如日本及印度疫情明顯反彈,歐洲藥管局認為強生疫苗與血栓有關連,發展下去對美國疫苗接種進度將造成很大影響。
更甚的是,南非變種病毒暫時未有疫苗能有效預防,現時市場主流邏輯是疫情會逐步退去,如果出現周期性惡化或者演變成風土病,投資者可能要對現時經濟形勢作出重新估計。
追入科技股值博率低
各地股市短線會因種種宏觀因素而放大波幅,不過暫時來看,「有波幅無趨勢」的格局大致上仍未有改變。整體而言,美股只會相對其他股市輕微稍強,個股投資主題轉去業績尋寶,這就相當「唯勤是岸」。
下周包括Google、Facebook及Apple等公布業績,市場有不少人憧憬科技巨企績後再升推動美股上揚,不過阿米就覺得機會不太高,過去兩三星期納指可算是靠這批股票撐住漲勢,科技股可謂已偷步炒業績,下星期派成績表時如無太大驚喜,股價反而甚有「見光死」的可能,核心持股部分當然仍然保留,不過現時才追入短炒業績,值博率就偏低。
筆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票,筆者客戶持有Apple及Alphabet股票及衍生工具,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信心評分高低 決定注碼多寡 |
上一篇: | 股市如無休派對 悟投資一人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