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
一般來說,中小型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都比較單一。我參與的BNI Enterprise分會中,擁有超過100位中小企老闆成員,他們的業務都較簡單直接,例如鑽石買賣、健身室、格魯吉亞紅酒、印刷、乒乓球教練、品牌授權、髮型屋、馬來西亞物業代理等等。由於業務簡單直接,客戶很容易明白這一間公司的業務究竟是做什麼的,品牌定位亦比較容易讓客人理解。
擴展宜水平垂直整合
但對於很多大公司來說,往往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市場不斷轉變,在不同的老闆帶領下,自然會衍生出不同的業務,而新業務有可能和本業完全無關。經過多年的演進過程,以及配合當時的社會需要和市場需要,各種各樣風馬牛不相及的業務就可能應運而生。當然,比較理想的業務擴展是業務之間有水平或垂直整合的關係(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這樣,公司在市場定位上會清晰一點。以下就用我公司來做例子:
在日本總公司的編制中,如果以產品來歸類,可以找到八大產品和業務,包括:
1.數碼印布機:現在潮流走向是「款多量少」,我們研發了不同的墨水印於各款布料和絲綢上,務求以最經濟的原則表達設計師的創意和滿足網上銷售平台的需求。
2.健康護理:超聲波檢測儀器和照肺儀器是我們的傳統產品。幾年前,我們在美國收購了兩間公司,業務是檢測初期癌症科技。
3.工業儀錶:產品的顏色是否準確,不能依靠人的眼睛,其實顏色是可以用數字客觀地代表出來,避免和客人爭拗。
4.太空館天象儀:日本太空館那半球體電影院的投影機,就是我們的產品。
5.鏡頭:2006年日本總公司決定完全撤出相機業務,賣了給Sony,但依然保留了鏡頭業務。
6.OLED:現在這科技可以應用在不同場景,包括電燈和電視機。
7.光學物料:透過多年的光學科技,其中一個產品就應用在手機上,令戴着太陽眼鏡的人士都可以清楚看到手機顯示的內容。
8.影印機和商業系統方案:這也就是我現在服務的部門,這業務佔公司全球生意和利潤的81%,對整個集團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
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7年前,那是一個什麼的年代?始創人的肖像,就有如日本卡通片「一休和尚」年代的將軍。在過去,有數不盡的管理層和多不勝數的收購合併,正面地看,公司的不斷壯大,令企業演進成一間很大的跨國集團;但另一個角度看,就可能衍生出另一個管理學問題──「我是誰」(who am I)?
員工不清楚 客戶更模糊
我在香港的公司試過很多次,隨便找一位同事問問,了解他們知不知道公司有什麼產品和業務?同事們都只能說出一點點,這個情況令人擔憂。試問我們又怎能奢望客人比同事們更了解公司的各種產品和業務呢?當然,我們不能這麼貪心,要求客戶對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瞭如指掌。但最基本的是,我們作為管理者,必須經常審視客戶是否清楚明白我們的品牌定位,自己模糊,客戶自然模糊。若客戶能清楚,生活也不愁了!
作者為柯尼卡美能達商業系統(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編者按:葉卓雄最新著作《我要做MD──
一個管理人的實戰經驗》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連環造就四SPAC |
上一篇: | 踢爆造假上市「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