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2月6日

陳慧鈴 經管錦言

經濟論壇的未來工作世界

世界經濟論壇上周舉行了首次網上論壇,雖然是網上論壇,但嘉賓依然星光熠熠,由大國元首、科技公司CEO、大學校長、非政府組織創辦人,以至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等,都齊集網上討論國際關注議題。今年的主題包括如何拯救地球、社會與工作的未來、更平等的經濟、更佳的商業、科技助人、地緣政治,以及健康未來。這是有史以來首次未能在瑞士達沃斯滙集全球領袖出席論壇。甚至有身在非洲的國家元首因為風暴導致停電,於是連網上論壇也出席不了,可謂難得一見。

疫情下工作模式更靈活

本文會集中探討「工作的未來」這一議題。雖然各大藥廠相繼推出新冠疫苗,但全球各地疫情依然嚴峻。過去一年疫情為人類的工作模式、技能,以至工作機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經濟論壇的專家與演講嘉賓特別提出數大趨勢,包括在家工作、數碼遊牧民族和技能提升等。

(一)在家工作──相信沒有人想過在家工作可以長達一年之久,疫情完全改變了大家的生活與工作模式,在家工作或彈性上班變成新常態,科技巨頭例如Twitter與Microsoft已宣布員工可以無限期在家工作,其他科技公司如Google與Facebook亦都不斷延長在家工作期限。預計未來大家仍需要在家工作或Hybrid mode──部分時間在家工作、間中回辦公室上班。

這種新的工作模式令人們對辦公室的要求亦會有所變化,因應不同人對辦公室的彈性要求,加上不是每天都需要回到公司上班,辦公室的設計需要更加靈活,而對上網速度或網上會議軟件的要求亦會更高更多。

此外,大家對衞生的要求愈來愈嚴謹,因此可見部分甲級寫字樓已經開始利用免觸式應用程式或二維碼代替人手按電梯,而且以往非常受歡迎的開放式座位,近來亦見有些辦公室開始在開放的座位加了屏障,防止傳染病擴散。

(二)數碼遊牧民族──當大家享受Staycation的樂趣時有沒有想過可以有workation?一年沒有去旅行的各位香港人,你們有福了,原來全球多個度假勝地為了吸引遊客,早於2018年已推出Digital Nomad Visa(數碼遊牧民族簽證),有效期長達一年。參與者被稱為數碼遊牧民族,他們的工作性質非常彈性,不需要親身在工作地點出現,只要有互聯網加電腦,到處都可以是辦公室。

這等於說你可以置身在愛沙尼亞或加勒比海的Aruba工作,公餘時不用再擠地鐵,而是可以在進出古城或在沙灘暢泳。適合這類工作的人士包括設計師、翻譯員與科技界專才,例如電子商貿、網上遊戲等。只要能上網,帶着電腦到處工作都一樣,這樣不是比去旅行或staycation更加輕鬆自由嗎?

學習新技能 可免受淘汰

(三)技能提升(Reskilling)──技能提升成為世界經濟論壇其中一個重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計未來十年很大機會將有超過十億份工作會被科技革新,佔全球工作的三分之一。這亦暗示會有很多原本人類處理的工作將被AI或機械人取代。與此同時,世界經濟論壇預計明年將產生1.33億份新的工作機會,象徵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新增的工作機會將來自以下七個行業:護理、工程與雲計算、市場營銷與內容、數據和AI、環保、人文與文化,以及專項項目經理。

為免坐以待斃,學習新的技能是致勝關鍵。論壇中一名演講嘉賓更明言Skill is the new oil,可見獲取新的技能有多重要。要獲取新技能,科技與教育均不可或缺。

數名念財經的大學生兩年前已跟我說他們要找到投行的工作需要學習編碼(coding),他們未必真的需要編寫程式,但需要懂得如何在工作上好好利用科技。然而,第四次工業革命不代表所有人需要學習科技,因為有一些技能是不可以被科技取代的,包括創意、創新,以至人際關係等。

疫情不會永遠延續下去,但改變了的工作模式相信很難回復舊貌。疫情加快了大家對科技的應用,令工作模式更趨靈活,同時亦製造了新的工作機會,需要新的技能。重要的是與時並進,才可免受淘汰。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