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
大部分人投資的目標是為退休作準備,但能否達到目標,不僅視乎投資的項目,退休收入亦取決於個別退休金制度。簡而言之,退休金制度在設計上是否周全妥善,包括提供的權益,制度的可持續性和監管水平,此等因素對於能否達到退休目標十分重要。
退休基金如同金融市場上一些最大型的機構投資者,在資本配置及創造個人退休所需的財富和福祉上,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它們運作的框架提供重要基礎支持退休金制度發揮最大效力。
荷蘭稱冠全球退休金指數
為了探討世界各地退休金制度,CFA協會與市場研究機構美世(Mercer)進行年度調查,探討全球39個市場不同退休金制度,並就各制度之優劣評分。「美世CFA協會全球退休金指數」(Mercer CFA Institute Global Pension Index)發布調查結果,為覆蓋全球約三分二人口退休金制度提供可以比較的精確數據。
指數由衡量退休金制度的適當性(Adequacy)、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和整合性(Integrity)三部分組成。適當性分項衡量範疇包括退休金制度的設計和退休權益水平等;可持續性分項評審人口統計、公共開支、政府債務及經濟增長;整合性分項則評估退休金制度的管理和規管,包括透明度、成本及投資者保障等。退休金指數涵蓋退休收入的各大來源,包括國家退休金、個人及職業退休金,還有退休金以外的額外私人儲蓄或資產。
在眾多市場中,荷蘭的退休金制度高踞全球榜首,其次是丹麥,兩者同樣獲A級評分。兩地的私營退休金制度同樣提供極佳權益和全面保障,並有大量資產儲備(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50%以上)以應付未來需要。
港排17位 評分C級有待改進
39個市場中,香港特區排名第17位。本港的退休金制度以強積金為本,退休金指數獲C級評分。調查指該制度結構完善,優點眾多,但有尚待改善之處,例如規定將一部分退休金視為收入來源;增加家庭儲蓄水平和降低家庭債務水平;基於港人預期壽命延長,可考慮提升長者勞動人口參與率,以及設立制度保障離婚後雙方的退休金。亞太區內其他市場包括獲得B級評分排名第八的新加坡,以及分別排名第33、32及34的中國、日本及印度,均獲得D級評分。
在大部分市場,人均壽命延長,加上低息環境,可能會令預期投資回報減少,並增加未來負債的折現值,令退休收入減少。此外,新冠疫情令政府撥款水平受壓,為退休金制度帶來額外挑戰。疫情影響下,不少國家須採取大規模財政支援措施,增加國債水平,為日後撥款國民退休金增添壓力。
與此同時,疫情也令不少市場暫停經濟活動而導致衰退,加上就業率下降,可能令個人供款減少。在一些國家,失業工人獲准提取部分退休儲蓄,此舉或可紓解燃眉之急,但長遠而言,卻會令日後退休收入減少。個人供款下降及提早提取退休資產會令資金流出退休金制度,削弱未來退休保障。
保障人口宜擴大 添透明度
該項指數亦提出多項其他建議,以加強各個進行調查市場的退休金準備。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個人儲蓄愈多,工作年數愈長,退休權益就愈高,退休金制度的可持續性亦愈大。有待改善的項目包括:擴大退休金保障範圍至所有勞動人口;改善退休金制度的管治和透明度;檢討公共退休金指數化程度;解決退休金的性別差距問題,以及減少資金流出退休金制度。
新冠疫情產生的宏觀經濟後果,或會對全球退休金制度的適當性和可持續性構成長遠影響。投資者、退休金計劃及公共機關將要攜手合作,解決個人存戶的退休金不足問題。這需要重新檢討資產配置,包括界定供款計劃對公開市場的依賴程度,以及不斷改善退休金計劃的管治、成本及涵蓋範圍。
要建立穩健的退休金制度,令人們安享退休生活,政策制定者與業界持份者必須持續溝通和合作。
作者為CFA協會全球行業研究高級主任,CFA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航空界逆境自強 |
上一篇: | 港GDP增長歸零時 |